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2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基于RS和GIS的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北省为例,在传统目视解译方法的基础上对遥感调查方法做了改进.通过遥感影像的信息提取,获得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和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水土流失分级指标,并使用ARC-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生成最后的结果.采用该方法能够及时掌握区域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治理、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等信息.  相似文献   
12.
边坡径流及冲刷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惠芸  杨和礼 《科技信息》2010,(11):132-132,195
径流和冲刷是造成边坡水土流失及失稳的重要原因,本文对边坡径流和冲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阐述。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有:土壤性质、土壤初始含水量、植被、坡形、致密表层土及不同的水保措施等;而地形、植被、降雨等是影响冲刷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布特征,在土地类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土壤侵蚀强度分级。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人为地表结构破损与土壤风蚀关系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董治宝 《科学通报》1995,40(1):54-54
W.S.Chepil等在50年代至60年代曾系统地研究了各种自然因子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建立了土壤风蚀方程.董光荣等在我国率先开展的风蚀因子实验研究探讨了土地翻耕、放牧等经济活动引起的地表结构破损对土壤风蚀的影响,但尚未给出定量关系.本文试图以风洞实验研究人为地表结构破损程度与土壤风蚀强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土壤侵蚀模型试验中的降雨相似及其实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雷阿林 《科学通报》1995,40(21):2004-2004
模型试验方法是促使土壤侵蚀研究由野外走向室内,由经验趋向理论的重要途径.降雨相似是土壤侵蚀模型试验相似性要求的重要方面.模拟天然降雨特性的困难,及恰当解释未能达到充分模拟条件下获得的资料的困难,阻碍了这种方法的应用和发展.作者首次运用物理学方法,描述降雨现象,进而推导出降雨相似性法则.并在此基础上,对降雨可否做缩小比例尺的模拟;目前广泛采用的各种1:1比例尺的降雨模拟方法的相似性程度与纠偏途径,以及由降雨相似性准则可能导出的雨滴终点速计算公式等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和USLE的下庄小流域土壤侵蚀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相结合进行流域土壤侵蚀量的预测和估算.以福建省九龙江典型小流域下庄为研究区域,在桌面GIS软件MapInfo和ArcView的支持下,建立流域的空间数据库,利用GIS的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功能,将小流域空间离散化为10 m×10 m的栅格,根据合适的USLE因子算法生成各因子栅格图,借助GIS图形运算,实现了下庄小流域的土壤侵蚀量估算和土壤侵蚀关键源区的标识,进一步利用GIS和USLE结合对小流域进行土壤侵蚀控制措施的模拟,为下庄小流域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下庄小流域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 541.66 t/km2.a,土壤侵蚀强度属中度,强度侵蚀以上区域占流域面积的11.17%.在模拟实施控制管理措施后,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降为1 570.89 t/km2.a,土壤侵蚀强度属轻度,强度侵蚀以上区域降为3.75%.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亚热带喀斯特生态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石漠化作为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终极状态,正逐渐演变成继北方沙漠化和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土地退化问题,石漠化相关问题研究当前已被提到国家目标的高度.文中根据喀斯特生态环境演变的几个研究中心及研究焦点问题,将其归纳为三大学派:环境地质学派、地表过程学派和人地关系学派.对从事各学派研究的主要代表学者及科研群体、关注热点、学术论点和已有的工作成果做了介绍,并对各学派最新的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最后,对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提出喀斯特生态环境演变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湘西地区山地面积广大、山高坡陡、土壤侵蚀十分严重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主要是该地区人口的激剧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扩大耕地,人们盲目地在陡坡毁林开荒的结果;湘西自治州广泛存在的大面积陡坡开垦正是今天土壤侵蚀严重的重要根源.指出结合湘西地区的实际,综合运用生物、工程和耕作措施是防治水土流失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根据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在不同植被配置的坡面上,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坡面不同植被配置对入渗、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雨强下,不同植被配置的稳渗率大小差别较大;随着雨强的增大,不同植被配置的稳渗率大小差别变小。不同雨强下,5种不同植被配置的坡面基本上都在5min内达到稳渗。不同植被配置坡面流含沙量均呈缓慢下降趋势。并且在小雨强下,不同植被配置坡面径流含沙量的下降趋势较为平缓;在大雨强下,累积产沙量曲线的斜率也越大。  相似文献   
20.
北京山区土地利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北京市山区存在较为严重的土壤侵蚀.房山蒲洼的坡面径流资料表明:陡坡耕地(23°)的年均侵蚀模数为5340.5t·km2·a-1,缓坡耕地(11°)的年均侵蚀模数为3571.5 t·km2·a-1,均远大于土壤自然形成速度和北方石质山区的允许土壤流失量.选用北京市中山区房山蒲洼,低山区怀柔东台沟和浅山丘陵区密云石匣共36个坡面径流试验小区的野外观测资料,分析得出了北京山区不同土地利用下的水土保持效益值,其中免耕(玉米)为0.280,梯田(玉米)为0.095,人工草地为0.033,荒草地为0.030,小水平条林地为0.042,大水平条林地为0.025,鱼鳞坑林地为0.017.人工草地、荒草地和林地水土保持效益显著,且三者无显著差别.研究结果可为土壤侵蚀模型预报,水土保持规划,环境治理和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