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94篇 |
免费 | 1683篇 |
国内免费 | 70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144篇 |
丛书文集 | 676篇 |
教育与普及 | 305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22篇 |
现状及发展 | 123篇 |
综合类 | 1650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60篇 |
2024年 | 257篇 |
2023年 | 396篇 |
2022年 | 448篇 |
2021年 | 516篇 |
2020年 | 493篇 |
2019年 | 367篇 |
2018年 | 237篇 |
2017年 | 311篇 |
2016年 | 345篇 |
2015年 | 499篇 |
2014年 | 910篇 |
2013年 | 858篇 |
2012年 | 984篇 |
2011年 | 1050篇 |
2010年 | 1095篇 |
2009年 | 1215篇 |
2008年 | 1295篇 |
2007年 | 1278篇 |
2006年 | 1028篇 |
2005年 | 870篇 |
2004年 | 745篇 |
2003年 | 630篇 |
2002年 | 540篇 |
2001年 | 454篇 |
2000年 | 343篇 |
1999年 | 312篇 |
1998年 | 206篇 |
1997年 | 194篇 |
1996年 | 173篇 |
1995年 | 140篇 |
1994年 | 122篇 |
1993年 | 80篇 |
1992年 | 69篇 |
1991年 | 59篇 |
1990年 | 63篇 |
1989年 | 46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本文从培养创新能力的新视角为出发点,概述了心智图像在数学的发现、发明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2.
93.
针对红外图像分辨率低、对比度弱、易受噪声污染等特点,给出了轮廓波变换与模糊c均值聚类相结合的红外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假定图像轮廓波变换系数的先验为高斯分布的基础上,将基于最大后验概率准则的比例萎缩法应用于红外图像降噪,以完成分割前的预处理过程,然后利用改进的模糊c均值算法对降噪后的红外图像进行分割。针对标准模糊c均值分割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的方法从基于样本直方图的最小最大距离法的初始聚类中心确定、考虑邻域像素相关性的样本点聚类权值和邻域隶属度修正三个方面加以改进,在保证分割精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滤除降噪阶段遗留下的图像噪声。对一系列红外图像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相对于标准模糊c均值算法,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划分熵平均降低约10%,区域对比度提高约27%,能够实现对受到噪声污染红外图像的有效分割。 相似文献
94.
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最近开发出一种用指尖来虚拟体验计算机制图所描绘的物体的触感的系统.将手指插入控制装置中,便能感觉到立体图像上描绘的物体表面的凹凸,以及光滑等微妙的手感.可以说,这是一种虚拟现实感的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95.
96.
视像整体特征在人类初级视皮层上的稀疏表象:脑功能成像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视皮层表象的fMRI研究中设计了两类视觉刺激图像: 一类是高分辨率人脸图像和对应的线条图; 另一类是完整的几何视错觉图和对应的非完整的几何视错觉图. 这两类视觉刺激图像的特点是, 各自具有相同的大尺度特征和不同的细节, 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可比性. 在时段fMRI实验中, 采用第一类视觉刺激; 在事件相关的fMRI实验中, 采用第二类视觉刺激. 实验结果表明, 视皮层对具有相同的轮廓与形状, 而细节不同的视觉刺激表现出近似不变性. 本质上, 这是视皮层对于图像中的整体特征的同步化响应与高级皮层区的形状感知对V1皮层反馈作用的协同效果, 是整体特征整合的体现, 同时也是稀疏化表象策略和分布式群编码的体现. 相似文献
97.
98.
99.
未来5至10年是我国实施21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关键时期,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仍然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总结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历史经验,分析今后国际国内环境的可能变化,思考新时期的应对策略,对于我们进一步提高利用外商投资的规模和质量水平,促进利用外商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未来5至10年是我国实施21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关键时期,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仍然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总结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历史经验,分析今后国际国内环境的可能变化,思考新时期的应对策略,对于我们进一步提高利用外商投资的规模和质量水平,促进利用外商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