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6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6篇
系统科学   164篇
丛书文集   389篇
教育与普及   19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0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1066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478篇
  2013年   475篇
  2012年   676篇
  2011年   800篇
  2010年   895篇
  2009年   1009篇
  2008年   1069篇
  2007年   1056篇
  2006年   682篇
  2005年   544篇
  2004年   605篇
  2003年   569篇
  2002年   509篇
  2001年   479篇
  2000年   304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新课程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更加重视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大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此为诱因,便萌生了师生换位的想法。  相似文献   
42.
个人语码转换的动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言语交际中语码转换现象非常普遍。对语码转换的动机研究更是涵盖了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心理学等各个学科角度。基于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个人语码转换的深层动机受控于社会规则和话语主体意识等二元因素。  相似文献   
43.
文学的存在方式是指文学赖以存在的整体结构。通过对文学创作活动(事件)、文学接受活动(事件)的现象学描述,建构了文学的存在方式———文学存在的四维整体结构和文学存在之主体间的交流结构,后两者共同组建着文学的存在整体。  相似文献   
44.
提出了在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认为应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创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5.
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文章从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写作欲望、表达真情实感、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等方面论述了提高写作教学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书论二章     
书法艺术的创新是艺术生命发展所必须的,艺术创新必须在坚持规范的前提下因体而异,力求展现时代精神;常言道“后学赵字通美流”,这充分体现了赵字由楷书向行、草过渡的美学特征,赵字删繁简,外形圆润,多有创新。因此,在由楷书到行、草过渡与创新的过程中,学习赵孟俯书法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47.
王芷 《创新科技》2006,(11):30-31
人类基因研究领域是一个奥妙无穷的科学神殿,同时又是一个深不可测、浩瀚无际的聚宝盆。目前科学家在这个领域的工作状态如同一只小蚂蚁在啃一块大骨头:科学家正一步步探索着这座神秘的宫殿,一点点啃噬着这块可造福于人类的宝藏,攻下一关,庆贺一番;啃下一块,抢而食之;科学家们既要有蚂蚁啃骨头、耐得住寂寞的“坐功”,又要有不顾斯文“抢食吃”的竞争意识。谁耐得住寂寞,持之以恒,谁就会有收获;谁的工作群体战斗力更高,竞争意识更强,谁的收获就会更加丰盛。  相似文献   
48.
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使创新教育具备实施的条件和可能,其前提条件是要立足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以教科书为主,以猜想为辅助条件,并且要保证在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这样才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  相似文献   
49.
文章论述了培养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意识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在我国当前教育环境下培养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意识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0.
王阳明作为中国古代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心学修养理论,详尽而系统地阐述了道德养成中知,情,意,行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特别是在道德养成的高难环节,即道德的自律与践行两方面畅发其意,赋予了主体巨大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抓住了道德养成问题在理论上的重点和实践中的难点,其心学修养理论具有不可移易的超时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