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24篇 |
免费 | 457篇 |
国内免费 | 69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19篇 |
丛书文集 | 592篇 |
教育与普及 | 57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72篇 |
现状及发展 | 108篇 |
综合类 | 143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1篇 |
2023年 | 258篇 |
2022年 | 275篇 |
2021年 | 310篇 |
2020年 | 242篇 |
2019年 | 253篇 |
2018年 | 157篇 |
2017年 | 218篇 |
2016年 | 236篇 |
2015年 | 353篇 |
2014年 | 639篇 |
2013年 | 527篇 |
2012年 | 581篇 |
2011年 | 639篇 |
2010年 | 605篇 |
2009年 | 702篇 |
2008年 | 857篇 |
2007年 | 733篇 |
2006年 | 599篇 |
2005年 | 686篇 |
2004年 | 623篇 |
2003年 | 636篇 |
2002年 | 598篇 |
2001年 | 625篇 |
2000年 | 520篇 |
1999年 | 502篇 |
1998年 | 498篇 |
1997年 | 395篇 |
1996年 | 398篇 |
1995年 | 335篇 |
1994年 | 365篇 |
1993年 | 206篇 |
1992年 | 249篇 |
1991年 | 274篇 |
1990年 | 206篇 |
1989年 | 181篇 |
1988年 | 96篇 |
1987年 | 59篇 |
1986年 | 32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62年 | 3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通过对双流体模型方程进行简化,得到了双曲型两相流非线性控制方程组.进而导出了该方程组的特征线方程,利用有限差分及特征线方法求解了特征线方程,考察了界面扰动随时间在空间的发展状况,并与实验和线性稳定性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2.
水分亏缺下SA和6-BA对大花蕙兰的生理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分亏缺下以外源水杨酸SA和6-BA处理大花蕙兰叶片,研究外源激素对大花蕙兰水分生理特性的影响。对内源激素IAA、ZR、ABA和保护酶SOD,CAT活性以及MDA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0.5~4.5mmol/L SA和2.5~4.5mmol/L的6-BA可使IAA含量增高。0.5~2.5mmol/L的SA和2.5~4.5mmol/L的6-BA均使ZR含量增高。0.5~4.5mmol/L的SA和6-BA均有抑制ABA含量的作用。0.5~4.5mmol/L的SA和2.5~4.5mmol/L的6-BA可提高SOD活性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2.5~4.5mmol/L的SA可提高净光合速率(Pt),增加水分利用效率(WUE),2.5mmol/L的6-BA也可提高WUE。 相似文献
63.
为了解决大功率发光二极管(LED)散热效率低、可靠性差等问题,提出将无压烧结纳米银膏作为芯片固晶材料,应用于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封装.对纳米银膏的热学行为及烧结后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烧结温度对电阻率和孔隙率的影响.利用纳米银膏封装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分析了不同固晶温度下发光二极管器件热阻及其结温变化,并与传统锡膏材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固晶温度升高,纳米银膏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逐渐提高.纳米银膏在200℃烧结后的电阻率为6.49μΩ·cm,界面孔隙率为11.5%,封装后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样品固晶层热阻为7.45 K/W,比采用SAC305和Sn42Bi58焊膏封装的发光二极管样品固晶层热阻分别降低15.4%和28.9%,芯片结温则分别降低2.9%和21.2%.此外,实验还测试了三种发光二极管封装样品的出光功率和工作温度,结果表明纳米银膏作为芯片固晶材料可为大功率发光二极管提供良好的散热通道,降低芯片结温并提高器件可靠性. 相似文献
64.
探讨松辽盆地南部大安地区上白垩统姚家组第一段(姚一段)特低渗砂岩中相对优质储层成因,为预测“甜点”储层分布和开发提供地质依据。综合物性、压汞、薄片、X射线衍射等多种数据,在姚一段成岩作用特征及对物性影响分析基础上,利用多种成岩强度参数进行特低渗砂岩成岩相划分,系统研究各成岩相特征及差异成因。结果表明:姚一段特低渗砂岩经历了压实成岩、胶结成岩、溶蚀成岩和胶结-交代成岩等4个阶段。姚一段岩石粒度细、黏土含量高、抗压实能力弱,强烈的压实作用是破坏物性的主要原因;多类型、多期次的胶结作用使孔隙结构复杂化,是导致特低渗的重要原因;长石、岩屑溶蚀有效改善了物性,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关键。根据视压实率、视胶结率和视溶蚀率等成岩作用强度参数关系,将姚一段分为5种成岩相,各成岩相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差异使孔隙沿不同路径演化,形成各自的孔隙组合,是导致其物性差异的根本原因。弱胶结中溶蚀相和弱压实中溶蚀相孔隙结构和物性最好,是有利储层类型;强压实弱胶结相和弱压实强胶结相孔喉细小、连通性差,为不利储层类型。 相似文献
65.
66.
石墨烯被认为是纳米结构碳材料的"新星",自2004年被发现以来就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石墨烯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如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电化学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生物电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最受关注的一种传感器是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其中,第三代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以其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67.
基础河床冲刷逐渐成为水工建筑物等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传统分析方法基于欧拉网格法模拟,易出现网格畸变、计算不收敛等情况,降低了计算效率与精度.基于拉格朗日坐标系下无网格光滑粒子元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对河床冲刷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将泥沙相视为非牛顿流体,分为沉积物、推移质、悬移质三种状态;引入Drucker-Prager与Shields应力模型作为泥沙状态转化判断准则,为不同状态泥沙粒子赋予不同流变特性,使计算结果可准确描述水-沙耦合过程. 提出了基于SPH多相流模型的河床冲刷数值仿真改进算法,编写了泥沙冲刷计算模块,采用GPU进行计算加速,最后将所得数值水槽模型与Louvain溃坝试验及其他同类仿真结果进行对照. 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冲刷发展整体趋势;各时刻自由液面、水-沙交界面轮廓均方根误差均在合理范围内;数值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68.
为了推进工业固废资源化,同时有效提高工程弃土的利用率。选用高炉矿渣、钢渣、磷石膏3种常见的工业固废协同水泥,复配聚羧酸减水剂,对工程弃土进行固化处理。通过D-最优混料试验,确定固化剂的最优配合比为高炉矿渣:钢渣∶磷石膏∶水泥∶聚羧酸=59.9∶5∶20∶15∶0.1,在该配方下固化土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了5 583 kPa。利用X射线衍射(diffraction of X-rays, XRD)试验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试验对新型固化剂固化土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固化土中生成大量的丝状物、针状物和絮状物,使孔隙减小,土体结构更加紧密。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为工业固废和工程弃土资源化处理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工程弃土二次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具有较好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69.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
<正>陆继东(Lu Ji-dong),汉族,江苏常熟人。1978年进入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连续完成了本科、硕士、博士3个阶段的学习,于1988年6月获得工程热物理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70.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等技术分析了一种无金属催化辅助下制得的SiC纳米线的生长过程及生长机制.结果表明:在生长初期SiC纳米线端部就形成凝固熔滴.凝固熔滴在随后的纳米线择优沿[111]方向生长过程中不断地向前推进.凝固熔滴中除了含有Si和C以外,还含有O.SiC纳米线的生长机制因属于气-液-固机制,反应气氛中的氧代替金属催化剂参与了SiC纳米线的形核及生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