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2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10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09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探讨了营养盐铁、硅及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单因子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的生长、油脂含量(%干重)及油脂产量的影响.采用光密度值OD450评价微藻的生长状况,以溶剂浸提法提取油脂.结果表明:⑴铁处理组中,铁浓度在0~46.57 μmol/L范围内时,藻的生长速率随铁浓度提高而增大;铁浓度为11.64 μmol/L时,油脂含量达30%,高于其它铁浓度培养;当铁浓度为11.64 μmol/L时,油脂产量最高——是无铁培养的2.8倍; ⑵ 硅处理组中,低含量硅盐(  相似文献   
102.
植物内生细菌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冯永君  宋未 《自然杂志》2001,23(5):249-252
植物内生细菌是指能定殖在健康植物组织内,并与植物建立了和谐联合关系的一类微生物,有生物防治、植物促生和内生共生固氮作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农田耕作的单一化,使植物和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大为减少。在人们日益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研究和利用植物内生细菌对于替代或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改善农业生态系统,保持植物微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维护农田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两种海洋微藻:强壮前沟藻(Amphidinum carterae Hulburt)和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ondica var.tsingtaoensis)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①在单培养体系中,强壮前沟藻和青岛大扁藻的生长曲线可用逻辑斯谛增长模型拟合:不同的起始密度对两种微藻的环境容量(K)有明显的影响,随着起始密度的增加K有逐渐减小的趋势;两种微藻的种群瞬时增长率(r)与起始接种密度之间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强壮前沟藻的r随起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青岛大扁藻的r则随起始密度的增加而减小。②在共培养体系中,两种微藻的r和K都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与对照组(单培养体系)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强壮前沟藻受到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青岛大扁藻;通过比较两种微藻的种间竞争系数可知,青岛大扁藻的种间竞争能力明显高于强壮前沟藻,这可能是青岛大扁藻在共培养体系中处于竞争优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4.
极大螺旋藻藻蓝蛋白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凝胶电泳、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示差扫描量热计(DSC)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极大螺旋藻(Spirulinamaxima)藻蓝蛋白的性质,结果表明:该蛋白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分子量分别为19KD和17KD。吸收光谱显示,该蛋白在348nm和620nm有吸收峰。其荧光发射峰位于646nm。该蛋白的热变性温度范围在40℃~54℃附近。该蛋白的循环伏安扫描曲线显示,当扫描速度为0.1V/sec时,有一个明显的氧化峰。当扫描速度大于0.2V/sec时,呈现两个氧化和两个还原峰  相似文献   
105.
从微藻中提取多不饱和脂肪酸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初步探测了用尿素包合法从一种海洋微藻中提取出的脂肪中富集16∶2,16∶3,18∶2,20∶5 (分别指碳和双键数,16∶2指十六碳两双键)四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海洋微藻富含PUFAs,实验研究得出用无水乙醚和石油醚混合溶剂在体积比1∶2、温度20℃、提纯时间5h的实验条件下萃取海藻中的脂肪质量最高。皂化过程选取甲醇作为溶剂要明显优于以乙醇作为溶剂的结果,实验确定采用KOH 甲醇作为皂化试剂;研究了作为关键因素的尿素在尿素包合过程中的影响,得出质量分数为20%的尿素试验提纯效果较好 ,富集所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占脂肪酸的89%.  相似文献   
106.
采用海藻酸钠固定化培养6株海洋微藻,并将微藻藻珠引入西施舌幼贝育苗水体混养,通过测定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氮质量浓度的变化,测量幼贝的生长量,研究微藻藻珠对西施舌育苗水体水质的调控作用以及对西施舌幼贝成活率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西施舌幼贝混养水体中,氨氮质量浓度下降了74.7%,亚硝酸氮质量浓度下降了97.7%,与对照组相比,混养促进了幼贝的生长,提高了幼贝的成活率,生长量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84.9%.  相似文献   
107.
用三类四种植物激素影响扁藻生长和某些代谢过程的试验结果表明:NAA、2.4-D 和 GA_3不论是单独使用,或是它们之间的组合,对扁藻的生长,光合和呼吸强度,对氮素的吸收均有促进作用。单独使用时,NAA、2.4-D在0.5mg/L;GA_3在0.1mg/L 的效果最好。然而,6-BA效果较差。激素之间的组合,除6-BA 与 GA_3的组合具有抑制作用外,其余的组合均有增效作用。植物激素能促进扁藻的生长,与提高藻类的代谢水平有关,代谢水平的提高,便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能量基础。  相似文献   
108.
采用淡水经济微藻雨生血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 CH-1)为实验藻种, 研究了复合添加维生素B1(VB1)、B12 (VB12)和维生素H(VH)对雨生血球藻生长及虾青素质量浓度的影响.实验分别复合添加VB1/VB12、VB1/VH、VB12/VH和VB1/VB12/VH,每组各分6个浓度梯度.在4组复合添加实验中,VB1/VB12、VB1/VH、VB12/VH、VB1/VB12/VH的最佳添加质量浓度分别为100/0.5、100/5、0.5/5和1 000/5/50 μg/L.4组处理的细胞密度分别比空白提高了22.3%、21.5%、24.3%和20.9%,虾青素质量浓度分别比空白提高了24.1%、24.0%、26.5%和23.8%.此外,在该实验设定的添加浓度范围内,维生素的添加量为各组的最高浓度时,雨生血球藻的细胞密度和虾青素质量浓度均显著低于空白.结果表明,适量复合添加三种维生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均具有促进雨生血球藻生长及虾青素积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从层理鞭枝藻藻红蓝蛋白α亚基基因表达质粒pGEMD-pecA出发,通过酶切、削平或补充补末端及重新环合等技术,使其后的阅读框发生移码突变,从而到C-端缺失24个和36个氨基酸的两个缺失突变体pGEMD-pecA-C24和pGEMD-pecA-C36,用PCR技术将已突变的基因片段转入表达载体pET30中,得到pET30-pecA-C24和pET30-pecA-C36,获得高效表达,利用PCR技术从pGEMD-pecA中扩增出N-端缺失20个和32个氨基酸pecA的突变基因片段,并克隆于表达载体pET30中,得到pET30-pecA-N20和pET30-pecA-N32,获得高效表达,两个C-端缺的突变的脱辅基蛋白无论有或无藻红蓝蛋白连接/异构酶催化,均不能与藻蓝胆素共价偶联,两个N-端缺失突变脱辅基蛋白均能在藻红蓝蛋白连接/异构酶催化下与藻蓝胆系共价偶联,且色素从藻蓝胆素转化为藻紫胆素。  相似文献   
110.
萘对铜绿微囊藻和聚球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萘对不同粒径蓝藻的胁迫效应,采用5组不同质量浓度萘(0、0.01 mg/L、0.1 mg/L、1 mg/L、10 mg/L)分别对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和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PCC7806)进行为期7 d的处理,分析不同浓度萘处理下,藻细胞浓度、叶绿素a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探究不同浓度萘处理对2种藻的生长及生理影响。结果表明:(a)整个处理周期内,聚球藻的生长被显著抑制,其叶绿素a含量减小了3.9%~40.4%;(b)聚球藻的潜在光合作用能力、光合作用速率均有所减弱,但其耐受强光的能力有所增强,说明聚球藻对萘具有较强的敏感性;(c)萘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增强了其潜在光合作用能力,但抑制了其细胞内叶绿素a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