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0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454篇
系统科学   37篇
丛书文集   209篇
教育与普及   96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3篇
现状及发展   74篇
综合类   654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76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416篇
  2008年   485篇
  2007年   452篇
  2006年   340篇
  2005年   409篇
  2004年   318篇
  2003年   315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313篇
  2000年   290篇
  1999年   250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延髓内脏带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饶志仁  鞠躬 《科学通报》1998,43(21):2247-2256
1990年以来,作者及其同事们先后发现在大鼠,猴和人胎儿延髓中尾段存在1条从背内侧穿行网状结构至腹外侧的弧形带状区,称之为延髓内脏带(MVZ),并采用多种技术方法(例如Golgi染色法,Nissl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三重标记方法和神经生理学技术等)对MVZ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初步了解MVZ的形态学特点和生理机理,证明延髓生命中枢在MVZ内,现作者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并结合其他学  相似文献   
962.
莲子叶细胞中淀粉质体核糖体的观察和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德兰  王红  功秀珍 《科学通报》1998,43(11):1183-1187
莲胚子叶细胞的淀粉质体在原质体时期就能观察到似细胞质中的核糖体颗粒 ,随着发育时期的递增 ,质体中产生一些管状复合体膜和片层结构 ,在这些膜结构的疏松区和基质中存在着一些似细胞质中的核糖体颗粒 .在物质积累盛期 (受精后的15~20d) ,随着淀粉质体的进一步发育 ,大量的淀粉和DNA在这些质体中合成 .同时在这些质体中出现丰富的形态学上结构清晰的核糖体颗粒 ,其中有些形成螺旋状结构 .从受精后生长到16~18d的莲子叶中分离纯化淀粉质体 ,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中获得淀粉质体核糖体区带 ,并对其RNA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963.
采用喷雾法和注射法分别测定了速灭杀丁对中华稻蝗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胃毒LC50为2.68μg/ml,LC90为16.11μg/ml,毒力回归方程为y=4.2982+1.6416x,相关系数r=0.9686;注射毒性LC50为0.13μg/ml,LC90为0.86μg/ml,毒力回归方程为y=3.2447+1.5677x,相关系数r=0.9806。同时观察了注射药剂及蒸馏水对照24h,48h后细胞分裂各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结果未发现有明显的染色体畸变现象。  相似文献   
964.
目的:前期实验结果已证明兔血清对Shope肿瘤细胞具有伤作用。本实验拟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兔血清杀伤该细胞的机理。方法:通过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观察了兔血清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性。结果:经10%兔血清处理3h的中等分化程度的Shope肿瘤细胞(SCB-6a)在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均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1.5%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明显的“阶梯状”图谱(DNA ledder);PI染色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大量亚二倍体细胞(凋亡细胞)。结论:兔血清诱导Shope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伤细胞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65.
分别对在固体培养基上静止培养和在摇瓶、10L及100L生物反应器内悬浮培养的红豆杉茎尖和根尖离体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观察,发现其染色体数目主要类型和亲本株相同,为2n=24,且存在较大比例的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细胞.还发现,离体培养红豆杉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存在多核现象.认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能是红豆杉离体培养细胞紫杉醇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6.
以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为载体,以对一卜硫酸酯乙砜基苯胺(SESA)为载体活化剂,采用重氮化法共价偶联共固定糖化酶和葡萄糖异构酶.该共固定双酶体系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淀粉底物,在PH6.0,60℃条件下,共固定双酶体系能将5%(质量浓度)DE-27糊精一步转化为果糖含量为20%的果葡糖浆,其催化效率是天然酶体系的1.6倍.  相似文献   
967.
为改善碳纳米管的细胞相容性,通过离子束辅助沉积方法在由化学气相沉淀法制备的多壁碳纳米管表面沉积纳米厚度的碳氮膜以进行表面修饰.通过观察L929小鼠肺部成纤维细胞、EAHY926人内皮细胞和兔血红细胞在修饰前后的碳纳米管表面的黏附和生长状态可知,沉积CNx膜的多壁碳纳米管的细胞相容性优于沉积前,表现出良好的生命活性和增殖状态,同时,较高的N/C比有利于细胞在沉积CNx膜碳纳米管表面的增殖和生长以及细胞形态的伸展.  相似文献   
968.
本文采用“预聚-乳化法”合成了软段为聚(ε-己内酯)(PCL)和聚乙二醇(PEG),硬段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小分子扩链剂的无毒水性可降解聚氨酯(PCLPU),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曲线分析、偏光显微镜(PLM)观察以及相对分子质量、水接触角和降解失重测定,研究了PEG含量对聚氨酯微相分离程度、软段结晶性能和降解行为的影响。发现随着PEG含量的增加,PCLPU的微相分离程度增加,软段PCL的结晶受到阻碍。材料的亲水性和结晶性对PCLPU的降解影响明显,当PEG和PCL比例(PCLPU50)适当时,所获得的亲水性、酯基含量以及结晶程度均适中,这时材料的降解速率最快。细胞毒性测试表明PCLPU降解液质量浓度低于1 mg/mL时,细胞生长正常。此类水性无毒可降解聚氨酯将在生物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9.
采用葡萄糖和棕榈酸钠(Glu-Pal)联合诱导大鼠胰岛瘤RINm-5F细胞凋亡,用噻唑蓝比色(MTT)实验检测次血红素六肽(DhHP-6)和Exenatide分别或联合作用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DhHP-6和Exenatide均显著抑制Glu-Pal诱导β细胞凋亡,但二者无协同作用;DhHP-6和Exenatide均明显促进RINm-5F细胞增殖,且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70.
通过构造合适的Lyapunov泛函和运用Halanay时滞不等式,讨论一类具多比例时滞细胞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稳定性,得到了判定该系统平衡点全局指数稳定的一个时滞独立的充分条件.通过数值算例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