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8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233篇
系统科学   36篇
丛书文集   246篇
教育与普及   3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6篇
现状及发展   56篇
综合类   5757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固体(NH4)2SO4—Fe2O3体系的IR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22.
23.
较详细地研究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制备条件与催化剂性质的影响。试验发现制备固体超强酸酸浓度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的硫含量、酸强度、形态结构和晶相转变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24.
固体类流态的研究能够为地震机理研究和地震预报提供一种动态的具有物理意义的方法.作者应用OLYMPUS显微镜和安装在该显微镜上的PanasonicF10高速摄像机,拍录到在常温常压下固态合金中存在的除气、液、固三态之外的运动状态———类流态.应用Sandbox方法和VC 程序实现了图像的数据化和动力学过程的研究,并对地震形成过程中裂缝丛集、扩展和类流态胞区产生裂纹进行对比分析.在绝对分形一致的情况下,应用类流态振荡的时间序列检验四川和新疆等地区1996年~2001年的地震发生情况,符合效果较好.从而为地震预报和孕震机理等方面研究提供了一种动态的具有物理意义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5.
常温条件下颗粒污泥处理含铅废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未经驯化的颗粒污泥处理含铅废水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颗粒污泥对含铅废水具有较高的去除能力,铅去除率在95%以上.颗粒污泥的加入量、废水酸度、沉降时间是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通过对20mg/L的含铅试水进行处理,铅达到了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6.
探讨了M-M型纳米颗粒膜巨磁电阻效应的物理机制,指出了影响颗粒膜巨磁电阻效应的因素,推导出M-M型纳米颗粒膜巨磁电阻效应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7.
本文分别研究了ZrO2(MgO)固体电解质管头壁厚,参比电极量对定氧测头响应时间的影响,得出了以ZrO2管头壁厚为0.60-0.80mm,Cr/Cr2O3参比电极加入量为40-60mg所组成的定氧测头响应速度最快,同时采用了“双偶法”对定氧测头在工作过程中的热平衡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氧浓差电池中的传热是响应过程的控速步骤,氧电势曲线上峰值的产生是起源于电池中的热平衡态。  相似文献   
28.
原玉米淀粉经十二烯基琥珀酸酐(DDSA)酯化后,颗粒形貌发生变化。经研究认为:化学反应首先发生在淀粉颗凿表面的无定形区;酯化后淀粉的乳化能力明显增强,不同取代度产品的亲水亲油平衡(HLB)值均大于10,表明它为亲水型乳化稳定剂。  相似文献   
29.
脉动流诱发有附着物的板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压气机与脉动流发生装置,变流体成脉动流注入到工程中的板壳结构上,使其固体结构部分在脉动流的作用下产生强迫振动,这对工业上分离板壳结构表面固体附着物很有实际意义,以薄板为研究对象,导出了薄板横向振动即弯曲振动微分方程,并着重从理论上分析了分离其上的固体附着物的条件及其各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