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21篇
丛书文集   178篇
教育与普及   6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4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农广校桑村教学实习基地,采用小麦-菠菜-西瓜-玉米-白菜-年五种五收种植模式,平均亩产小麦480千克、菠菜350千克、西瓜3800千克、玉米450千克、白菜6500千克。现将其卞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市畜草产业按照市委、市政府“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思路,坚持以畜促草、以草带畜、草畜转化,实施牛羊良种工程,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大力推广青贮氨化饲料技术,逐步实现了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和效益的不断提高,农民也从中得到了实惠。今后,在大力发展种草养畜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赵彪 《大理科技》2005,(1):61-63
1前言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饲兼用作物和工业原料.产量在全球粮食作物中居第四位(继小麦、玉米、水稻之后),它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营养成分全和产业链长等特点,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总产逐步上升.加工产品呈多样化发展。马铃薯是我国的重要农作物之一.据统计2001年全国种植面积达466.67万公顷,约占世界种植面积的1/5.总产超过6000万吨,约占世界总产的1/4.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的产业化开发是当前推进“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扬州在有机猕猴桃种植方面,加强开发资金的投入与产出,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以此为例,就农业开发资金的投入与产出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李勇 《安徽科技》2003,(12):27-27
近几年,各地种草养畜发展较快,农民把草当粮种,以草换肉,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如果能正确掌握牧草养畜技术,必将对提高种草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方海 《安庆科技》2005,(1):24-26
P88S/0293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最新选育的第二代超级稻。2003年安庆市科技局首次引进,在潜山、望江、桐城等县(市)布点示范,由于在我市表现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好,深受广大农民欢迎,普遍要求扩大种植。2004年,在袁隆平院士及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安庆市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现将2004年示范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沙永秀  封秀芹 《汉中科技》2006,(6):33-33,35
油菜是陕南的主要油料作物,在秋播中占主导地位,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小麦,仅汉中市油菜种植面积就达110多万亩。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效益农业的发展,传统的耕作栽培方式受到了挑战,省力、省工、轻简、节本的免耕环保栽培技术越来越受到各级关注和广大农民的欢迎。我县2002年引进半免耕盖草栽培技术,经过3年多的试验、示范,2005年秋播推广面积达5.2万亩,平均亩产达165公斤,较常规栽培方式亩均增产5%-10%,节约投资50元-6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