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59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267篇
系统科学   264篇
丛书文集   589篇
教育与普及   28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5篇
现状及发展   44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3164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66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91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430篇
  2014年   886篇
  2013年   840篇
  2012年   979篇
  2011年   1025篇
  2010年   1037篇
  2009年   1049篇
  2008年   1308篇
  2007年   1015篇
  2006年   684篇
  2005年   534篇
  2004年   415篇
  2003年   511篇
  2002年   482篇
  2001年   353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江西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党中央提出“小城镇、大战略”的背景下,分析了江西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探讨了江西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92.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形成之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综述前人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及其形成原因的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牧交错带的成因和过程,认为农牧交错带是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的,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特别是气候干湿波动对其形成和空间上的摆动有着深刻影响,人为因素尤其是农垦活动仅在自然因素基础上起着加速现代农牧交错带分布格局的形成和促使农牧界线频繁摆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金佛山岩溶生态系统初步探讨--岩溶泉水化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岩溶水化学性质方面对金佛山岩溶生态系统作了初步的分析,选取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岩溶泉进行对比性加密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出露的岩溶泉水化学性质和岩溶强度存在较大不同;具有不同海拔高度的小鲵泉和双龙泉水化学性质随时间变化的稳定性出现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94.
取健康人静脉血,分别用530nm和632.8nm波长光照射血液并检测其荧光光谱。结果显示,这2种波长光在血液中所激发的荧光光谱结构有很大不同。530nm光引发的荧光辐射强度比较大;632.8nm波长光所产生的发射光谱在原激发光的长波和短波2个方向都有分布。这一结果提示,上述2种波长光与血液相互作用的过程有所不同,因而其对血液的生物效应也会有所差异,这对于进一步研究激光血液照射疗法的治疗机理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中国科学社"认股一览表"、"交股一览表"和"股金总收入"三份档案资料及中国科学社第一次常年会会计报告的校勘,将中国科学社股东名单及其股金交纳情况清楚展现出来,厘清了诸如章元善、胡适等在中国科学社初创时期的地位,更正了学界一些相关误识。同时,分析中国科学社股东与股金收入情状及发展趋势,结合《科学》杂志经营状况,表明1915年10月25日中国科学社由股份公司改组为纯学术社团,除社员们发展中国科学的主观愿望外,还有更严峻的经济困窘因素。  相似文献   
996.
研究表明,低的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加强政府部门、生产部门、教育部门、科研部门之间在农业高新技术领域的管理、联系与合作,以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和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的基础上,从需求、供给以及中介服务三个方面分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加快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7.
浅谈公路黄土边坡坡面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进行边坡优化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坡面的不稳定因素,对边坡的坡角和坡高等进行设计,并总结了黄土地区边坡坡面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8.
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短期影响因素,预测在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稳中有升。  相似文献   
999.
文章分析了促使软件开发方法演变的几个主要因素:观念的转变和思维创新、借鉴其它领域的有效方法、新问题出现并解决的过程、开发工具的更新。根据分析,提出了构建新的软件开发方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气藏硫化氢形成的控制因素和分布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碳酸盐岩储集层系中往往发育膏盐,硫化氢在碳酸盐岩油气藏中也比较常见,而高含硫化氢天然气的成因目前普遍认为是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的结果,因此硫化氢与石膏分布的关系就显得比较密切.但是在许多膏盐发育的碳酸盐储集层中,就没有硫化氢的生成.最近研究发现,膏盐的存在只是硫化氢形成的一个基本条件,储层孔隙的发育情况、地层水中硫酸根离子的含量、储层经历的温度条件、油气-水界面的存在、烃类组成、储层岩石组合等,都对TSR的发生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这是因为TSR是在高温条件下烃类将硫酸盐还原生成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的过程,硫化氢的形成要受到TSR反应的控制,因此反应空间的连通性、硫酸根离子与烃类的接触机会、反应温度等都对TSR反应产生影响.由于硫化氢的化学性质比较活跃,聚集成藏保存下来还受地层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等因素的控制.硫化氢分布的预测主要是基于TSR反应条件是否具备、保存条件是否良好的前提下,结合已发现高含硫化氢气藏的特点,建立海相碳酸盐岩层系硫化氢分布的预测模型:在含膏岩的孔隙型储集层系中、地层水中富含硫酸根贫重金属离子,油气充注成藏后又经历过较高的温度,且气藏保存较好,是高含硫化氢天然气分布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