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0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用团头鲂精子诱导红鲫雌核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遗传失活的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的精子诱导红鲫(Carassius auratus Red Variety)进行雌核发育的研究. 红鲫的卵子经适宜UV剂量灭活处理的团头鲂精子激活后,在0—4℃下冷休克40min抑制第二极体的排出使染色体加倍,获得雌核发育红鲫. 它们的受精率、孵化率及成活率分别为(52.6±3.0)%,(23.6±4.1)%和(15.7±3.4)%,其成活率明显高于用鲤鱼精子诱导红鲫雌核发育的成活率(11.3±2.2)%. 以外形特征、染色体数目及性腺发育程度为依据对雌核发育红鲫与对照杂交鱼进行了区分和鉴定,结果表明,Ⅰ龄鱼的体色为红色,染色体数目为100,性腺发育正常的个体为成功的雌核发育红鲫;而染色体数目为124或148,性腺发育滞后的个体为杂交鱼,其中三倍体鲫鲂是不育的(2年观察证明),而四倍体鲫鲂2年才能达到性成熟. 以鲤鱼的精子作为对照,着重讨论了团头鲂精子作为刺激源的优势,即能提高雌核发育鱼的成活率,并可简化对雌核发育鱼的鉴定,研究证明团头鲂的精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诱导鲫鱼进行雌核发育的刺激源.  相似文献   
22.
6—DMAP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61-1997年,在进行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诱导太平洋牡较生三倍体的实验过程中,发现一定数量的四倍体。解剖法获取精卵,人工授精。染色体倍性鉴别采用染色体计数法。(1)三因素四水平L16(4^5)正交设计。试验平行重复2次,最高四倍体导率为40.0±0.0%。太平洋牡四倍体各诱导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当精卵混合20min时,将受精卵泡泡在含6-DMAP450μmolL^-1的海水中  相似文献   
23.
棉花[AG]复合染色体组异源四倍体的人工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伯静 《科学通报》1994,39(7):644-644
棉籽不仅产纤维和食用油,棉仁中富含蛋白质高达45—50%,是极有开发价值的高蛋白食品和饲料资源.但棉仁中因含有毒的棉酚(棉毒素)而难以利用.因此,选育低酚棉或选育种子无棉酚(无腺体)而植株含棉酚(有腺体)的棉花,日益受到国内外棉花育种学家的重视.原产大洋洲的野生二倍体比克氏棉(Gossypium bickii)具有种子油腺延缓形成的特性,即种子不具腺体,不含棉酚,待种子萌发后才形成腺体,产生棉酚.自1980年始,我们以栽培的  相似文献   
24.
离子束生物技术改良同源四倍体水稻的设想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16  
利用离子束注入技术对同源四倍体水稻进行遗传改良,有可能为进一步利用水稻强大的杂种优势效应和深入研究水稻无融合生殖现象寻找到新的突破口。对同源四倍体水稻进行遗传改良的技术思路是,瞄准2个总体目标(挖掘水稻的产量潜力和简化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确定);采用3种有效技术(离子束生物技术、组织培养技术和多倍体诱导技术);确定4个研究方向(直接利用同源四倍体水稻的增产潜力、利用同源四倍体水稻的强大杂种优势效应、固定其杂种优势效应和深入研究同源四倍体水稻的生殖发育特性);达到5个预期目标(探索物种形成的途径、研究生物学特性、寻找遗传变异规律、挖掘潜在利用价值、建立新的育种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5.
四倍体鱼脑垂体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并克隆了四倍体鱼GTH-α亚基4种不同的cD-NA,分别命名为GTH-α1、GTH-α2、GTH-α3和GTH-α4.其中,GTH-α1和GTH-α2的cDNA都由363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17个氨基酸;而GTH-α3和GTH-α4都由366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18个氨基酸.分析表明,四倍体鱼4种不同的GTH-α亚基之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非常高,均在96%以上;四倍体鱼和原始亲本红鲫和鲤鱼GTH-α亚基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也非常高,如四倍体鱼GTH-α1和原始母本红鲫GTH-α1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9.2%,四倍体鱼GTH-α3和原始父本鲤鱼GTH-α1氨基酸的同源性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26.
一种四倍体鲤科鱼Sox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宝成  李俊兵  童超波  何舜平 《科学通报》2008,53(12):1395-1402
为了研究重要功能基因在多倍体基因组中的演化情况, 通过分子克隆的方法从四倍体大鳞结鱼(Tor douronensis)中获得13条Sox基因序列, 分别为SoxB, SoxC和SoxE组成员. 对大鳞结鱼Sox基因系统进化分析的结果支持鱼类特异的基因组重复的假说, 同时表明, 基因Sox19可能为真骨鱼特有的Sox基因家族成员. 序列分析显示, 与其他物种相比大鳞结鱼中Sox基因的碱基替代, 绝大多数为同义替代. 结果表明, 所得到的Sox基因序列均受到净化选择, 同时由多倍化所造成的重复基因对Sox4a, Sox9a和Sox9b受到相同的净化选择压力. 根据基因Sox9a和Sox9b重复基因对间内含子序列长度和相似性的差异推测大鳞结鱼可能为异源四倍体.  相似文献   
27.
三倍体鲫鲂、四倍体鲫鲂和五倍体鲫鲂是通过红鲫旱×团头鲂舍亚科间远缘杂交形成的.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5尾三倍体鲫鲂、6尾四倍体鲫鲂和6尾五倍体鲫鲂及其1尾父本团头鲂的线粒体DNA ATPase8和ATPase6基因的全序列,并与所获得的红鲫和外群斑马鱼的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同时分析了其碱基组成、变异情况以及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差异.红鲫、团头鲂、三倍体鲫鲂、四倍体鲫鲂和五倍体鲫鲂之间的序列分歧率为0.0%-21.6%,它们与外群斑马鱼之间的序列分歧率为27.0%-28.2%.用MEGA3.1软件中的Maximum parsimony(MP),Minimum evolution(ME),Neighbor joining(NJ)和UPGMA程序构建的分子系统树具有相似的拓扑结构.结果表明,人工杂交三倍体鲫鲂、四倍体鲫鲂和五倍体鲫鲂在线粒体ATPase8和ATPase6基因上具有严格的母性遗传特征.研究证明ATPase8和ATPase6基因是杂交多倍体鲫鲂遗传变异研究的一个很好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8.
以3年生四倍体刺槐嫁接苗上采集1年生硬枝和嫩枝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时期,四倍体刺槐扦插生根与插穗体内酶活性、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旨在提高四倍体刺槐扦插成活率。结果表明:四倍体刺槐扦插生根率随着插穗体内IAAO活性、PPO活性、ABA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升高而升高;随着IAA含量、IAA/ABA比值的升高而降低;与POD活性、ZR含量、还原糖含量变化关系不密切。IAAO活性和ABA含量的升高有助于插穗体内IAA/ABA比值维持平衡,促进生根。推测PPO活性的升高可催化形成较多的生根辅助因子"IAA-酚酸复合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为插穗生根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9.
运用PCR扩增、克隆、测序等技术,分别获得三倍体鲫鲂、四倍体鲫鲂、五倍体鲫鲂和团头鲂、草鱼、鲢鱼、鳙鱼等鲤科鱼CyclinB基因部分DNA序列.结合异源四倍体鲫鲤及其原始亲本红鲫和鲤鱼CyclinB基因对应DNA序列,对不同倍性鲤科鱼类CyclinB基因DNA片段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由相同引物扩增的染色体数为48的鲂、草、鲢、鳙鱼,只扩增出1条DNA片段,片段长度分别为750bp,950bp,720bp和720bp,而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红鲫、鲤鱼、异源四倍体鲫鲤、异源四倍体鲫鲂,扩增出2条DNA片段(1200bp和900bp),三倍体和五倍体鲫鲂扩增出3条DNA片段(1200bp,900bp和750bp),每个DNA片段均含CyclinB基因第2,3内含子和第2,3,4外显子.序列分析表明,四倍体鲫鲤、三倍体鲫鲂、四倍体鲫鲂和五倍体鲫鲂与其母本1200bp片段同源性分别为99.5%,98.9%,99.5%和88.7%,与母本900bp片段同源性分别为97.5%,94.6%,94.2%和89.99/6,说明四倍体鲫鲤与多倍体鲫鲂1200bp和900bpCyclinB基因片段与母本红鲫同源性高,在进化上具有偏母性遗传特性.而三倍体和五倍体鲫鲂的750bpCyclinB基因片段-9父本同源性分别高达98.6%和98.2%,说明其来自父本团头鲂.在两性可育的异源四倍体鲫鲤和异源四倍体鲫鲂中存在各自父本CyclinB基因片段序列消除现象.此外,用CyclinB基因内含子3序列构建不同倍性鲤科鱼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由CyclinB基因内含子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可以正确反映亲缘关系较近的鲤亚科属间鱼类系统进化关系,而不适合亲缘关系较远的亚科间杂交鱼类系统进化分析.  相似文献   
30.
The allotetraploid hybrids of red crucian carp x common carp are the first reported artificially cultured polyploid fish with bisexual fertility and stable inheritance in vertebrate. Using ISSR and AFLP markers and the cyclins genes, the genomes and cyclin gene sequence changes were analyzed between the allotetraploid hybrids and their par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llotetraploids inherited many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ir parents and the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were stable after 15 generations. However, the allotetraploids had a closer genetic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original female parents and represented a bias toward the maternal progenitor. DNA fingerprinting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llotetraploids had undergone sequences deletion from their original parents and that the deleted sequences were mostly from the male parent's genome. Some non-parental bands were found in the allotetraploid hybrids. Sequences analysis of the cyclin A1 and B1 genes showed nonsynonymous substitutions of single nucleotides in codons that were different from their original parents, leading to non-parental amino acid loci. We speculate that the non-additivity in the allotetraploids, compared with their progenitors, could be an adjustment to the genomic shock from heterozygosity and polyploidy, allowing maintenance of genetic st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