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9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200篇
系统科学   19篇
丛书文集   262篇
教育与普及   382篇
理论与方法论   92篇
现状及发展   36篇
综合类   535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366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杨余  王华录  王梅英  方耀武 《甘肃科技》2013,29(15):137-138,148
综合分析基层微生物实验室人员应对TB/HIV双重感染患者痰标本检测的职业危险因素。以标本本身具有的传染性、医院基础设施、实验室工作人员为核心,分析了TB/HIV双重感染患者痰标本检测的职业危险因素。微生物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首先TB/HIV双重感染患者痰标本本身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其次是基层实验室基础设施薄弱,布局不规范;再次基层人员偏重检测,而自我防护意识薄弱。职业安全防护需要对标本的传染性、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3方面加强管理,进而从根本上降低职业风险。  相似文献   
992.
基于双因素方差原理,将植物多样性和零价铁综合应用于微宇宙之中.在湿地运行4个月后,对植物地上、地下部分和基质进行取样,分别测定植物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并采用磷脂脂肪酸指纹技术对基质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植物多样性、零价铁以及它们的共同作用对植物地上和地下植物生物量影响不显著(P>0.05);革兰氏阳性细菌总量、革兰氏阴性细菌总量、真菌、原生动物脂肪酸含量均与植物多样性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0.05),但是与零价铁含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除17∶1 iso I/anteisoB外,各类脂肪酸含量和植物多样性与零价铁的共同作用相关性不显著(P>0.05).实验结论:植物多样性能显著改善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而零价铁对此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3.
方解石是地球上分布最为广阔的天然矿材,是石灰岩和大理岩的主要成分,含量约占地球地壳重量的4%,是自然界成岩石造丘中形成的主要矿物。近年来研究者们惊喜地发现,自然界中许多微生物都可以在细胞体外完成方解石的矿化形成。经过漫长时间的累积和有机基质的作用,可将其周围的疏松碎屑物质胶结成为坚硬的岩石。Defrage等分别对南太平洋Tuamotu群岛和中太平洋的现代叠层石进行研究,结  相似文献   
994.
本研究以岩溶地区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的草丛(HL)、灌丛(SL)、灌乔林(SAF)、次顶极乔林(SCAF)和顶极乔林(CAF)为研究对象,对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关联分析,探究森林恢复能否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的恢复,为岩溶森林生态保护修复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随着森林的恢复,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  相似文献   
995.
周本军  林波 《江西科学》2008,26(1):67-70,83
采用常规的平板稀释与画线法,从受污染的河畔污泥中筛选出一株具有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该菌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浮液具有很好的絮凝作用,暂命名为Nb-1。研究了Nb-1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征,实验分析了不同的碳源、氮源、培养基原始pH值、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下,对Nb-1产絮凝剂的絮凝活性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淮北淤土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安徽省淮北地区不同利用方式(农地、林地、荒地)下土壤总有机碳、可 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含量及其剖面分布.结果表明:土壤剖面上,总有机碳、可溶性 有机碳和微生物碳含量在表层土壤中最高,均呈随着土层深度加深而递减的趋势;可溶性有 机碳、微生物量碳占总有机碳的比率分别在5.23%-13.45%和3.09%-8.82%之间波动.不同 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含量影响很大,林地土壤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碳含量最高,其次为农地,荒地含量最低;可溶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率为林地<农 地<荒地,微生物量碳占总有机碳的比率为农地<林地<荒地.腐殖酸含量变化与总有机碳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7.
不同生境下两种表型盐地碱蓬叶片POD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自然生境下两种表型盐地碱蓬叶片为材料,分析了H2O2含量、MDA含量、质膜透性、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其同工酶.结果表明:紫红色表型盐地碱蓬叶片H2O2含量是绿色表型的2.48倍,而其M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却显著低于后者.绿色表型盐地碱蓬POD活性显著高于紫红色表型盐地碱蓬,同工酶分析表明,紫红色表型盐地碱蓬叶片POD同工酶有6条带,即POD1、POD2、POD3、POD4、POD5、POD6,绿色表型盐地碱蓬叶片有5条同工酶条带,为POD1、POD2、POD3、POD4、POD5,POD1是两种表型盐地碱蓬叶片的主要同工酶,占POD总活性的60%以上.绿色表型盐地碱蓬叶片POD1、POD2和POD3的活性分别为紫红色表型的1.39倍、4.11倍和3.21倍.这些结果表明,与绿色表型盐地碱蓬相比,紫红色表型盐地碱蓬叶片POD活性低,可能是其叶片积累更高H2O2原因.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以黄河三角洲内地重盐碱地和海边潮间带两种乍境下的盐地碱蓬为材料,比较不同生境对盐地碱蓬色素积累和相关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边生境的盐地碱蓬叶片中甜菜红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内地生境条件下的,而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显著低于内地生境条件下的.内地生境盐地碱蓬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Fu/Fm,ΦPSⅡ均显著高于海边生境的功能叶片.说明海边生境的盐地碱蓬可能通过调节叶片中不同色素的含量,改变光合特性,适应综合逆境.  相似文献   
999.
内蒙古不同类型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内蒙古不同类型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状态下,主要土壤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均为细菌>芽孢菌>放线菌>固氮菌>真菌,退化对多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土壤酶活性受草原退化的影响较大,在轻度退化的荒漠草原土壤中,转化酶和脲酶的活性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原; 土壤pH值和含水量对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土壤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不同类群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之间、不同土壤酶活性之间以及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了内蒙古锡林郭勒草甸草原不同放牧强度样区的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结果表明,草甸草原土壤中各类群微生物的数量关系为细菌>自生固氮菌>放线菌>真菌(主要为霉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均随放牧强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重牧区的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与对照区、轻牧区差异极显著(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微生物生物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