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6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南华北地区奥陶系古喀斯特广泛发育,为油气成藏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野外露头剖面观测、钻井岩心观察,奥陶系古喀斯特主要发育于下奥陶统亮甲山组和奥陶系顶部,表现为不整合面(风化壳)残积物、喀斯特角砾、溶蚀孔洞缝等特征.将奥陶系古喀斯特划分为同生期、表生期和埋藏期喀斯特三类,同时讨论了影响和控制奥陶系古喀斯特发育的因素,其中构造、岩性、气候和古地貌为主要因素.研究区受构造隆升控制的表生期喀斯特和同生期喀斯特在横向上分布连续,有利于喀斯特储层发育;另外,奥陶系埋藏期喀斯特广泛发育,也有可能形成有利储层.  相似文献   
122.
岩溶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喀斯特 (岩溶 )环境作为一种特殊而脆弱的生态环境 ,在环境污染的发生、发展和治理上都有其特殊性。简要回顾了环境问题产生的历史 ,阐述了喀斯特环境的特征 ,较全面地论述了喀斯特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对喀斯特农村、城市和工矿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3.
中国云南石林喀斯特申请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云南石林喀斯特的研究,说明其在世界上具有鲜明的特色,不但具有很高的观赏旅游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科学和文化的研究价值,同时分析了近年石林喀斯特区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旨在为石林申请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指明导向。  相似文献   
124.
邓培雁 《贵州科学》2000,18(4):294-299
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统计,得知贵州喀斯特地区受危种子植物已达342种,约占全省种子植物种数的6.8%,占全省受危种子植物的85%。根据受危物种的现状特征,分析了受危种子植物的受危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25.
贵州喀斯特地区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受损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于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加上人为活动的影响 ,使生境恶化现象尤为严重 ,对植物的生存和繁衍影响极大 ,使得贵州喀斯特地区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在对贵州喀斯特地区种子植物受威胁的现状及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了其受损原因并提出了有关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6.
通过对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中林隙和非林隙林分的调查,分析了茂兰喀斯特森林主要乔木树种和幼苗、幼树在林隙内外的数量特征以及灌木对林隙的更新反应规律,根据树种在林隙内外的重要值位序差值把茂兰喀斯特森林主要乔木树种大致划分为5种生态种组:①对林隙有强烈正更新反应的树种;②对林隙有强烈负更新反应的树种;③对林隙有中等正更新反应的树种;④对林隙有中等负更新反应的树种;⑤对林隙更新反应不显著的树种.不同生态种组树种的幼苗在林隙与非林隙斑块中的更新表现出显著的差别.每种灌木在林隙内的密度都非常明显地高于非林隙中,但林隙内大多数灌木的平均高度小于非林隙的.林隙内的树木以幼苗、幼树和小径木为主,中、大径木较少,林隙外的对照林分中虽然也有一定的幼苗幼树和小径木,但与林隙内相比,中、大径木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林隙内的幼苗幼树以阳性树种为主,而中、大径木则以耐荫树种为主.    相似文献   
127.
中国的喀斯特天坑及其科学与旅游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喀斯特形态与天坑可溶性岩石 ,在其与天然水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与循环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现象 ,便是喀斯特形态 ,可分为地表的和地下的两大类。属地表的主要有 :溶沟、溶痕、石芽、石塔、天生桥、石林、峰林、峰丛(以上为正形态) ;落水洞、竖井、漏斗、洼地与盆地、坡立谷、喀斯特湖泊、槽谷与干谷、盲谷、峡谷、断头河、洞口、地下河出口、天窗以及泉水等等。地下喀斯特形态主要有 :洞穴及其溶蚀形态、地下大厅、地下河、地下湖、伏流以及洞穴钟乳石类等。以上数十种地表的及地下的喀斯特形态和现象均可查见于各种有关喀斯特著作、…  相似文献   
128.
喀斯特小流域土地利用转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9.
研究母岩化学组成和元素含量随海拔的分异规律,能够深入挖掘养分潜力。以喀斯特干热河谷不同海拔花椒林的母岩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境矿物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不同母岩的基本化学性质、化学组成与元素含量。结果表明:1)研究区母岩全碳为9.81~12.36 g/kg,全钾为2.27~3.63 g/kg,速效钾为16.11~99.66 mg/kg,总体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全氮、有效氮、全磷、有效磷均未检出;2)SiO_2、Al2O_3、Fe_2O_3、Ca O、MgO、Na_2O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0.71%~6.26%、0.36%~2.15%、0.14%~0.90%、39.01%~53.86%、1.41%~12.01%、0.022%~0.031%,除MgO、Na_2O外,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3)Cl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Pb、Sr、As、Se、Mo含量随海拔的变异规律不明显,Mn、Cu、Zn、Cr、Cd、Ti、Ni、Co、TS、B含量总体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该区母岩的化学成分呈现低海拔富集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0.
孙浩如 《科技资讯》2007,(30):45-46
我国土地辽阔,幅员广大,自然地理环境区域性较强,因而使地基处理这门学科特别复杂.而且地基处理恰当与否,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投资和工期.加之喀斯特地基在我国分布很广,但现在我国还没有对此类地基处理进行系统的研究.故对此类地基处理进行研究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