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61-66
针对商用车驾驶室疲劳破坏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将虚拟仿真技术与实车道路耐久试验相结合的疲劳破坏研究策略.建立了某商用车双排驾驶室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模态及刚度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将驾驶室有限元模型与Adams相结合建立了包含驾驶室及部分车架的多体动力学模型,采用虚拟迭代法重现与道路试验相结合的真实路谱,并通过局部应变法实现了驾驶室疲劳破坏的有效预测.结果表明:该驾驶室的悬置支架等部位易受疲劳破坏,与实车道路试验数据相符合,改进后的驾驶室疲劳性能明显提升.将此方法应用于汽车部件疲劳分析,可提高疲劳寿命预测精度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22.
23.
针对重型车底盘车架的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工况和二次局部优化的整体拓扑优化方法.根据商用车底盘实际尺寸,建立其结构拓扑优化模型.基于7种典型行驶工况得到初始拓扑结构,再根据不同工况对其局部二次拓扑优化得到最终车架优化结构,最后对其进行有限元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车架结构质量减轻约30 kg,其刚度、强度及模态性能与原车架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验证了所提出的二次拓扑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
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是一种电控助力转向系统。该文提出了一种带有高压蓄能器及线性电磁阀的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结构,利用高压蓄能器进行储能,利用线性电磁阀进行流量控制,可显著降低转向系统对于驱动电机的功率要求,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降低系统能耗。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机械子系统、液压子系统、转向阻力系统及控制器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完成了原理样机的研制工作,并进行了原地转向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带有蓄能结构的系统可以满足商用车转向需求,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25.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5,(6)
为了使装有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的纯电动商用车的换挡时机能够更好地兼顾动力性和经济性,提出一种综合换挡策略。为提高工况适应性而引入负载识别思想,通过制动踏板信号、加速踏板开度及其变化率、车速、加速度等控制参数来识别汽车行驶工况,并采用工况分层处理。结合驾驶员意图和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来制定综合换挡控制策略,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控制策略参数进行优选,建立了整车的基于MATLAB/Simulink与CRUISE软件的联合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仿真分析和实车试验的数据规律吻合良好,表明了仿真模型的适用性。在实车加速性能试验中,采用综合换挡规律,0~50km/h和50~70km/h的加速时间分别为23.48s和24.38s,与动力性换挡规律接近,明显优于经济性换挡规律;在实车郊区路况的经济性试验中,采用综合换挡规律的电池SOC值减少了3.51%,与经济性换挡规律接近,同样优于动力性换挡规律,证明提出的综合换挡控制策略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26.
27.
28.
为了对纯电动商用车动力系统进行健康状态评价,首先对纯电动商用车动力系统核心部件的健康状态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完善,并基于此引入了与健康状态等级相对应的评分制度,以健康值的评分量化核心部件的健康状态。最后参考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核心部件的权重,以加权计算打分的形式得到整个动力系统的综合健康值,并且定义了不同健康值区间所对应的健康状态级别。 相似文献
29.
针对商用车制动过程中存在的强烈非线性和模型不确定性问题,建立了整车七自由度转向制动状态空间模型,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连续预测控制方法,设计了基于滑移率的ABS非线性预测控制器.在控制器设计中,利用泰勒级数展开对系统状态进行适当的截尾处理,获得了系统预测模型,并将ABS路面识别算法引入参考轨迹设计,提出了多路面下的参考轨迹模型.当路况发生变化时,参考轨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且在系统中引入了积分反馈,以增强系统的鲁棒性.仿真研究表明,当ABS存在建模误差、载荷变化和干扰时,该非线性预测控制器仍能够获得良好的动态响应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30.
梁依山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Z1)
文章总结了目前技术中心内的部分乘用车和商用车车身的人体坐姿的布置和车内空间的设计,提出了车身总布置时人体的舒适性坐姿与车内空间确定的新方法和过程,阐述了人体坐姿布置设计过程中的一般方法和重要参数坐姿高度(H30)的意义,并给出了相关标准和设计参考值,为公司后续产品设计和技术改进提供帮助与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