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2篇
系统科学   51篇
丛书文集   98篇
教育与普及   7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7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29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介绍了课堂生态观的理念,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两方面对化学课堂生态化进行分析,指出化学生态化教学对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2.
杜豫 《科技信息》2008,(15):282-282
在新颁布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3.
本文首先构建了以价值流为要素的企业系统观的成本分析框架,从要素构成、结构方式等角度分析了成本形成的动因.探讨了基于企业系统观的成本分析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降低成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24.
陈骏的《文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谈及文法修辞的专著,其价值是多方面的,本文从陈骏创作实践中运用多种积极辞格阐述相关的修辞理论,以评价他的积极修辞观;《文则》“虽以事出创造,不无瑕疵”,但论及了语法、句法、辞格、文章、风格、文体等多方面内容,初步建立了大修辞学体系,体现了现代修辞学界所倡导的广义修辞观;陈骏虽是对《诗》《书》《礼》《易》《春秋》等静态书面语言的考察,但用动态的辩证的眼光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体现了动态的辩证的修辞观。  相似文献   
25.
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今天,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商标已成为特殊的商品。与其它商品相比,它同样具备商品的共同属性——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现代市场营销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手段以凸现商标品牌的价值。企业通过产品的特征、包装、品名、分销策略和广告宣传,在消费者中建立起独特的品牌联想,使消费者注重产品的差异性,把眼光集中到品牌商品上。一位美国广告界权威人士指出,未来三十年里,市场营销之战将是一场商标与商标的争斗,是一场争夺商标统治权的竞争。拥有市场比拥有企业更为重要。而要拥有市场,惟一的办法就是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那么,商标品牌的价值都有哪尴呢?  相似文献   
26.
为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当代英语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师观和教学观,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优化指导,导之有效,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实施素质化、创新化的英语教育。  相似文献   
27.
28.
技术预见:科技管理新的战略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9.
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在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技术发展和进步的结果,是社会历史条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任何一个社会组织要在商品经济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时刻关注自己的声望和信誉,建树起利于组织发展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30.
谢剑先生《试论中国大陆的民族识别工作及其问题》一文值得商榷。“何谓民族”之争是中外学术界的普遍现象;范文澜、费孝通等的有关论点与毛泽东思想息息相通,并非所谓马列主义的“异端”。中国民族识别的指导思想不是“斯大林的标准”而是毛泽东民族观。这项工作的过程并不那么“草率”或“独断”,而是相当谨慎且民主的。谢先生所议诸问题并非民族识别所引发。认真分析却能证明民族识别的成功。中国民族识别在毛泽东关于中华民族科学内涵的全新观念指导下,通过民族学界与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理顺了千百年间未理顺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民族识别的成功经验是中国民族学界的共同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