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4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是邓小平同志根据唯物史观对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特点的科学概括。但是人们在理解这一命题时,存在着通常的误解,把理论形态的科学本身也看作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从而混淆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本文认为:“科学”与“技术”是不同的概念,在唯物史观中分属不同的范畴系列,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属于社会意识,不属于作为社会存在要素的生产力,而技术则直接属于生产力。技术有经验性技术和科学性技术,科学性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真实意义不是说科学和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是说,科学性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9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是邓小平同志根据唯物史观对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特点的科学概括。但是人们在理解这一例题时,存在着通常的误解,把理论形态的科学本身也看作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从而混淆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本文认为:“科学”与“技术”是不同的概念,在唯物史观中分属不同的范畴系列。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属于社会意识,不属于作为社会存在要素的生产力,而技术则直接属于生产力,技术有经验性技术和科学性技术,科学性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是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真实意义不是说科学和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是说,科学性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93.
基于对马克思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现实的指认,通过对马克思哲学文本本身的源发性阅读,并借助于同传统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深入比较,笔者以为,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对人类自由解放道路的探求,其核心则是唯物史观。只有这样认识,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哲学本身,科学地重构马克思哲学的现代形态。  相似文献   
94.
马克思把毕生的心血都用在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上,他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唯物史观理论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运动规律的揭示,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宣告了资本主义社会也仅仅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已。剩余价值这一伟大的发现为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奥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两大发现正式宣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则指明了无产阶级实现解放的道路以及人类所要实现的社会目标。科学社会主义依然处于不断的"发展"中,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95.
市民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重要概念和范畴。马克思是从批判黑格尔哲学开始,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分析,继而转向经济学研究来解释市民社会的。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在70多年时间里中国社会发生激烈的变革,也引起了思想领域的大变革。西方传入的自然科学的进化论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元气自然论,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使接受科学进化观的一部分学者,形成了唯物史观。真正系统和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是瞿秋白和李达,这可以说是思维方式转变的第三步。  相似文献   
97.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五代领导人结合时代特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价值观,即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邓小平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价值观、胡锦涛的"以人为本"价值观和习近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代领导人的价值观从本质上来说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目的,都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中发挥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8.
马克思、恩格斯具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而且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对自然界不友好的态度,但是他们还没有预见到生态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将具有的极端重要性。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把自然资源有限性的原则加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以标志人类社会进入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达到地球生态系统承载极限的阶段,这使人类面临着进行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革命相交的可持续发展革命的任务。我国当前的对策应是确定适度发展的经济目标,同时在利用市场经济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优点的同时,限制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缺点。  相似文献   
99.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质的飞跃,也是世界哲学发展之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在唯物史观创立的过程中,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几次重大转折,其中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由对“政治暴政”批判向对“经济暴政”批判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这种转变促使马克思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由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转向对“市民社会”的批判;由对哲学的研究转向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世界现、政治立场、学术理论上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0.
从哲学、政治的角度去欣赏与领略《昭明选》中的几篇作品,可以看出郭璞的“游仙诗”所涵盖与表现出的老庄哲学思想;屈原《楚辞》“招魂”篇折射出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思想误区;贾谊的“鹏鸟赋”所蕴含的朴索辩证法思想与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