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12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马克思哲学形成的基石是科学的实践观,而科学实践观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的价值性和唯物史观的真理性的统一。丛大川先生的实践人道主义新体系,就其与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相比言,具有显扬马克思哲学革命人道主义的重要特征,强调其改造世界的革命批判性,突出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性以及辩证法的主体性等优越之处。但若与笔者主张的马克思哲学两层次构成的实践唯物主义相比,则又有缺少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规律性、价值性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空悬性以及辩证法尚未达到现代化等不足之处。因此,这一新体系应是关于马克思哲学的革命人道主义价值观的系统理论,而不宜看作是马克思的全部哲学。  相似文献   
32.
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存在很多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程来看,实践观才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一方面完整地再现了经典文本中马克思把物质世界看作实践的思想意旨;另一方面抓住用时空来阐释和说明物质范畴的哲学传统,运用海德格尔思想完成了时空的实践揭示,从而证明了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物)本身是实践的,终结了唯物主义在世界观上的统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彻底的实践哲学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3.
马克思在《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指出了旧哲学陷入了理论的对立 ,并提出要解决这一对立 ,只有通过实践方式 ,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于是他以实践为基础 ,开始了建立既不同于唯心主义又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把这二者相结合的新哲学观的尝试 ;这一尝试就是将实践赋于人的本质 ,并将实践的人与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相结合 ,由此萌发了最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新哲学观。  相似文献   
34.
“物质本体论”也就是唯心主义所批评的“物质主义”或“唯物主义”。西方近代的物质本体论改造了来自古希腊的“物”和“物质”概念,经过英国唯物主义、法国唯物主义到德国唯物主义的发展,越来越完善。物质本体论有其伟大的意义,然而也意味着“人的物化”的开始,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因而有重新考量的必要。  相似文献   
35.
36.
在科学史上,很少有一个科学理论曾像进化论那样激起"公愤",因为它声称万种生物皆是进化的产物,人类只不过是猿猴的后裔;也很少有一个科学理论像进化论那样得到广泛的拥护,它已经成了真理的代名词,成了科学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今天,进化论仍然是科学家和百姓们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37.
市民社会是黑格尔,马克思学说的重要范畴,黑格尔的市民社会学说有其优缺点,为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市民社会批判改造中走上了通往唯物史观的道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主我,从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38.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11):106-112
科学的自然观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包含三层含义:(1)外在于人的自然,它是观察人类历史、人类历史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前提;(2)作为"自然的历史"的自然,它决定了人类历史本质上是"自然的历史",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3)"历史的自然",它表明了"自然的历史"和"历史的自然"的内在一致。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识论、历史观和价值观具有基础性、第一位的根基作用和意义。不坚持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前提和基础地位,就会导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颠覆性误导。不能把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概括为"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39.
40.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中,马克思基于新的实践唯物主义立场,剖析了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历史观的两大理论缺陷,揭示了实践是环境、教育及人自身形成与改变的共同根基。恩格斯所做的四处修改,没有改变马克思的原则立场和根本观点,但的确存在内容表述的不同和一定程度的思想差异,效果有利有弊。回归马克思稿本,有利于展现第三条的思想原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