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9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而变,是使诗歌形成自己风格与特色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金、元诗歌的变,是循着历史的脚步而行进的,因此从总的方面讲,可用“特色鲜明,成就突出”八字进行概括。金代诗人因变,而使其诗歌形成了三个表现在艺术方面的明显特点;金、元易代之际以元好问为代表的一批遗民诗人的变,则重点是“善学”于杜甫诗歌的思想与精神内涵方面;元代诗歌在初、中、晚三个时期之变,因时代不同而特点各异,并确立了其在诗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2.
传奇是我国古代文言小说成熟的标志,它在作品结构方面为后世提供了多种创作模式,从多个角度拓展了小说创作的空间。在发轫期,传奇的题材、主题结构、叙事重点和叙事角度等都有所创新,为后来的传奇创作及叙事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借鉴,为传奇的兴盛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3.
唐宋词籍在明末清初传播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词“中兴”局面的形成是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宋词在明末清初的广泛传播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在明未清初,宋词主要是通过纸本的方式传播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词籍传播”,当时词籍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宋词籍的汇刻和宋词选的重印,其中宋词选重印者主要有《花间集》、《草堂诗余》、《绝妙好词》和《乐府补题》等,这些词籍在不同时期的传播间接地反映了明末清初词学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4.
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宋词中重复、泛指词、相似性、分类关系以及组合搭配五种词汇衔接手段的使用。指出了该理论在分析宋词词汇衔接中的局限性。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忽略了句内的词汇衔接、词汇重复的变异及其美学功能以及词汇搭配的文化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05.
宋词中楼意象的运用,分为两大类型:“登而不望”型和“登高远览”型。这些楼意象随着词人视角的不断变化,清晰地演绎出“楼”由一个拥有实用功能的建筑实体转化成一个积淀着丰富内涵、具有构架词体作用的文学审美意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6.
的叙事诗之所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多“事”时代催生多“事”之诗;时代风尚与社会心理的推动;文学各体的交互影响;追索“本事”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07.
叙事视角的选择和运用,是传奇小说叙事艺术的重要特征。传奇的叙事视角,不但表现出传奇叙事艺术的独特品格,使其具有了文体独立的意义;而且也是一种典型的文化表征形式,它形象地折射出了代社会现实下人们的情感欲望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8.
考证了韩愈的《平淮西碑》,探讨了该文的历史时代和磨文断碑的经过,揭示了代中后期统治者内部矛盾和朋党之争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09.
传奇是我国古代文言小说成熟的标志,它在作品结构方面为后世提供了多种创作模式,从多个角度拓展了小说创作的空间。在发轫期,传奇的题材、主题结构、叙事重点和叙事角度等都有所创新,为后来的传奇创作及叙事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借鉴,为传奇的兴盛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0.
关于《风·葛生》的主旨,历来主要有四类观点:《毛诗序》以为刺晋献公;郑玄不指实于晋献公,而以为是丈夫久役丧亡,妻子居家独思的一首诗;严粲提出悼亡的观点,今人多认可;还有人认为是闺怨诗。比较众说,"刺晋献公"与"闺怨"的说法,或附会、或臆测,较难服人。通过解读文本,分析诗歌的内容与结构,可知《葛生》是妻子悼念亡夫的一首诗。诗用对比、递进、并列等手法,表达了独居女子愿百年之后与丈夫同归共穴的强烈愿望,体现了"《风》之厚"的美好品格。其伤存悼殁最哀,对后世悼亡诗深有影响,堪称悼亡诗之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