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91.
唐宋历法演纪上元实例及算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92.
美国学者奈达在等效翻译理论中提出的判断译文的三个标准,即忠实原文,易于理解和形式恰当,这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目标。中国唐代女诗人薛涛的诗词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中国文化,在其诗词翻译中,存在追求等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译者在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需要努力追求译文内容的忠实,形式的恰当,和意境的完美,让译文文本的读者获得与原文文本的读者相同的理解和感受。  相似文献   
193.
黄昏意象是古典诗词中的典型意象,文章对黄昏意象中几种典型的审美取向、思乡怀归、相思闺怨、吊古伤怀等作了浅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4.
古典诗词具有丰富的美育内容,在外在形式上具有视觉的静态之美,在内部结构上具有听觉的旋律之美,我们应该深刘挖掘古典诗词的审美内涵,多渠道地感知和品味古典诗词的形美和音美。  相似文献   
195.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而古典诗词恰如这漫漫历史岁月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经久不衰,光华夺目。那么,作为高中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发现中华古典诗词之美,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呢?语文教师承担着传播古典文化,传承诗词之美的重任。  相似文献   
196.
叶嘉莹对古典诗词及中华文化研究的成就和传播贡献是学界有目共睹的事实。但何以成就如此杰出成就和贡献之根本原因尚有深入探究的巨大空间,这对全面提升古典诗词研究整体水平,了解文学与文化原创性人才之培养规律,以及从根本上强化中华文化复兴的软实力,均属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97.
申涵光是河朔诗派的领袖,他的诗学主张和诗歌创作最能体现河朔诗派的特征.在清初唐宋诗之争消长起伏的诗学大背景中,他是坚定的宗唐派.他主张“诗分唐宋”,但在充分肯定唐诗的同时,又不过分贬抑宋诗,其诗学观具有辩证性.申涵光的诗除表达故国旧君之思、亡国易代之感,显现出浓烈的遗民心态外,最明显的特点便是强烈关注现实的精神.其诗风深受杜甫浸染,有雄深悲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8.
20世纪初期,出现在英国的意象主义诗派从汉语古典诗词中吸取养分,在诗歌创作中提倡使用简洁的语言,创造意象,并在汉语古诗翻译中实践这种理论。意象主义诗派的实践和理论反过来也给汉语古典诗词翻译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带来了许多有益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99.
智力休闲     
请根据横纵提示填写相应的诗词和词语。横:一、一种抗过敏药物。二、国内男歌手,歌曲《朋友》的演唱者。三、标点符号之一,多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四、可以用来预借现金的一种卡片。五、俗语,形容非常接近或几乎达到。六、周韵、马光泽主演的连续剧。七、用芒种后采摘的黄熟梅子,经过盐、糖水浸泡、晒干等多道工序制作成的一种食物。八、一种会引起煤气中毒的有害气体。市事早义资牌  相似文献   
200.
晚唐五代宋初诗歌艺术渐变转型的内在轨迹由多元曲线交织而成,清丽诗风的传承与递变特为其重要一脉.唐懿宗咸通以后,众多隐逸者用澄澹精致的诗作表达出世情怀,取得了出类拔萃的创作业绩,并为此提出了“趣味澄复”、有“韵外之致”的审美理念.五代十国时期,江南各地“不与俗接”的隐逸诗家成为清丽诗境的主要创造者.宋初林逋、潘阆等隐君又以澄澹清雅的诗篇,为整体苍白的诗坛增添了许多超逸的韵味.总之,在唐、宋诗歌艺术转型过程中,隐逸诗家唯清丽是尚的艺术探索,有着不可或缺的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