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6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56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31.
也谈唐代太原"黄坑"葬俗的宗教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太原有过宗教徒“尸体送近郊以饲鸟兽”的葬俗,有两位学者认为是中亚袄教葬俗。袄教葬俗是:由办理丧事的专门人员前往收取尸体,放置到城外特建的处理丧事院落中,由院内所养家狗吃掉尸体上的肉,然后将骸骨埋葬,不用棺材。太原葬俗和这种情况不一样,应是佛教“野葬”葬俗,即僧人尸体由其弟子或同寺僧人放置于郊野、山谷,施舍给鸟兽(包括野狗)作食物,然后收遗骨起塔埋葬。这种佛教葬俗隋唐时期实行于长安、洛阳地区,太原佛教氛围浓厚,当不例外。  相似文献   
832.
833.
云南少数民族妇女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云南旅游业的大举拓展,云南少数民族妇女以此为契机,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纷纷以不同的方式跻身于旅游业这一新兴产业。少数民族妇女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有着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层面的积极意义,对于少数民族妇女自身的发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34.
论萧红文学创作的女性视角与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红是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性女作家之一。她自觉为中国最广大下层女性代言,执著关注中国下层妇女的生存状况和人生悲剧,她始终如一的坚持以女性视角和女性生命体验来进行文学创作,注重对女性悲剧根源的揭示,其创作体现出独立、清醒、深刻的现代女性意识,拓展、丰富、深化了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表现内涵,提高了其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835.
五四新文化运动被誉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妇女解放运动高潮。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继承了辛亥革命以来的优秀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有重大突破。本文从五四新文化时期的独特背景出发,就这一时期妇女运动几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36.
作为中共最早派往苏俄的特派记者与使者,瞿秋白与张太雷将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的过程中,也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纳入了中国革命理论框架,并以此来分析研究中国妇女问题,对中国妇女受压迫的社会根源,中国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及党对妇女运动的领导等问题,形成各自的妇女观理论,同时身体力行地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作了大量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837.
景教自唐太宗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传入长安,至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因皇帝灭佛而同遭禁绝,在华传播长达二百多年。可是,景教在被禁之后,立刻就从中原大地上销声匿迹了,直到明代景教碑出土之后,学者们才逐步挖掘出它的传播历史。是什么原因致使景教在中华历史文化中被彻底湮没了将近八百年呢?文章拟从其传教策略上寻找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838.
文章拟从唐代妇女主要日常服饰如衫、襦、裙、半臂、披帛等来入手,分析唐代女装独特时代特色,揭示出它与唐代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的密切关系,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对唐代服饰变化的重大影响,说明唐代女装所表现出来的丰美华丽、豪放大气的风格与胡服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39.
研究服饰中的袖式在唐代服饰中的发展变化,分析其社会功能及文化内涵.研究表明,(1)中国是一个"衣冠大国""礼仪之邦",她具有自己民族服饰特色,并将其自身的魅力影响着其他国家服饰,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2)袖式的变化不仅反映了服饰的变革,更体现了社会的变革,特别是传统礼教、民族意识与民族关系以及文化的变革.(3)唐代袖式的变化和丰富除了它本身的功能性的发展以外,它与领型的搭配也使装饰功能达到了极至,服装所体现出的层次美、线性美、动感美都通过袖式的变化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840.
唐代诗人的佛教情结表现为多个方面,他们不仅在生活上实践着佛家的清规戒律,过着淡泊名利的日子,而且热衷于和僧人们交往,其中也包括那些具有反佛思想的诗人。唐代诗人存在着这种浓厚佛教气息的原因,是社会与个人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诗人与佛教的这种密切关系又对唐代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唐诗走向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