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80篇
理论与方法论   9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1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杨清叶 《科技信息》2013,(1):294-294
"说课"是一种新型的教研模式,近年来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它要求执教者把教学的理论依据、教学思想、教学设想说出来,让同行和专家们来领略执教者的教学思路,展示执教者的教学特色,达到评判和共同提高的目的。本文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消化性溃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72.
《荀子·正名篇》提到"小家珍说",前人多不重视。细绎文意,荀子此论的落脚点既不在"名""实"关系问题上,也不在如何使用概念的问题上,而是在后王时君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他的"正名"思想与孔子的"正名"思想并无本质差别。文中所提出的"期、命、辨、说",不仅是概念的产生方式,而且更是一种言说方式,体现在文本上则是一种文体形式。这种言说方式和文体形式是在"圣王没,天下乱"的社会背景下诞生的。其言说方式概言之为"辨说",其文体形式后人称之为"说体文"。"小家珍说"则是相对于"圣人之辨说"和"士君子之辨说"而提出的,虽然主要是一种学术价值判断,但其中也隐含有对于先秦诸子文体的认识,与《庄子.外物篇》所云"小说"概念可相互发明。  相似文献   
73.
娱乐之页     
如果把本栏目中任意一个游戏的正确答案寄至本刊编辑部,您将有机会获得2009年《科技导报》一套。本栏目欢迎投稿。  相似文献   
74.
正每个人都会有惭愧的时候,我也不例外。记得那是一节体育课,我们集好队,体育老师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负重接力',就是一个同学把另一个同学背到终点,然后两个人交换背回来。听懂了吗?"我们异口同声  相似文献   
75.
战国中期以前,中国的含义有二:指王政与霸政时代王者及诸侯所居的都邑;二指春秋以来文明开化翟度较高的若干中原城邦.自邹衍提出"中国名日赤县神州"的大九州说命题后,中国与赤县神州二概念.因属同一关系,中国又赋有了专有名词的性质及义项.中国天下一统观念发端于老子的一元论世界现.墨家学派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证了"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的政治理念.战国中后期,秦欲称帝中国的舆论影响日深,战国混战不休的局面,终为秦的中国政治一体化进程所替代.  相似文献   
76.
荆兴梅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11):58-60,63
美国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伤心咖啡馆之歌》,恰如其分地契合了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不可说”悖论。小说中通过语言书写的是三角恋和复仇的通俗故事,而女性意识的觉醒、性别取向的焦虑和人类存在的意义等深层主题则隐含在表层语言之中。这一创作理念的运用,避免了枯燥乏味的道德说教,同时丰富了作品的阐释视角。  相似文献   
77.
在构造解释及断层受力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逆断层两盘剥蚀与沉积的关系,将哈密坳陷逆断层活动的地质模型归纳为单向逆冲型、逆冲生长型和基底抬升型,并提出针对这3种类型逆断层活动量的计算方法,对主要断层在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的活动强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石镇凹陷内的断层在印支期活动最为强烈,燕山期断层活动变弱,喜山期只有南部边界断层活动增强;三堡凹陷内的断层在印支期开始活动,燕山期断层活动最为强烈,喜山期断层基本停止活动;断层活动的差异性直接影响着各凹陷构造格局的形成与演化,火石镇凹陷构造格局早在印支运动就基本定型,而三堡凹陷的构造格局在晚燕山运动后才最终定型。  相似文献   
78.
在征引大量有关文献记载的基础上,从分析"<大衍>写<九执>"一案发生时的天文历算"人际关系现场"和"学术现场"出发,论证了中唐时期印度天文学在官方天文学机构中的重要影响和<九执历>在当时历算学界的强势地位,阐明了瞿昙馔等提出指控的真正原因在于<大衍历>没有完整地"抄袭"<九执历>.最后指出瞿昙馔等提出指控的目的是维护印度天文学在唐代官方天文学中的地位,而朝廷对该公案的判决结果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其后中国传统历法对印度历法中先进成份的吸收;同时指出该项指控还反映了南宫说、陈玄景等一些职业天文历算学家设法维护他们所代表的官方天文历算机构之正统地位的意图.  相似文献   
79.
所谓欲望,包含生理性欲望[本能]和满足生理性欲望过程中更好的来实现欲望[加欲]及理性的所望[希望]等意义。朱熹认为先验具有的道德性和属于人之自然本能的生理性欲望是天理。然而,他指出存在满足生理性欲望的过程中更好的来实现欲望的加欲。在他看来,加欲必然朝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而成为私欲的根据。与之相反,王夫之认为加欲是一种自然现象。根据王夫之的观点,加欲不是私欲的根源,私欲也不是加欲的直接结果。朱熹想通过消除利己心恢复先验地存在的普遍之道德原理来解决与现实相关的诸多问题。他认为先验普遍的道德原理之存在不是被确认的事实,而是一个信念体系,因此对同意此观点的人可以具有强有力的指导作用,而对不同意此观点的人,有可能成为空谈。王夫之把不断变化的气之运行与人类的生活紧密联系,认为生理性欲望的发现和满足生理性欲望的过程中更好的来实现的加欲和私人欲望的私欲等不应是被排除的对象,而应是被调整的对象。在他看来,所谓人生不是由先验不变的道德伦理构成,生物学的欲望与不停地重新形成的道德原理有机结合,实现公共义的人生。这种观点深刻考虑到不断变化的具体现实之重要性,对生活中必要的物质生产和经济活动等能够作出理论上的贡献。因此,这种欲望观可以说是指向由感性和理性的有机调和而形成的理想世界。  相似文献   
80.
在先秦,齐桓公与管仲建立的霸业,经过儒家的阐扬,序变为一种政治理念和政治模式。进入秦汉,随着大一统专制帝国的建立,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适应着文化记忆的选择性原则,桓、管霸业衍变成为一种政治伦理典范和政治道德寓言,这种转变典型地体现在刘向的《说苑》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