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3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付静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0(7):47-49,59
张爱玲在他的创作中,总是把对人物衣饰的描写放在重要的地位来展示。在张爱玲的成名作〈金锁记》中,服饰意象在展示小说的主人公曹七巧一生的命运变化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贾政是《红楼梦》中的一个次要人物 ,但曹雪芹依然将他塑造得富于立体感 ,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审美意义。贾政这一人物的塑造表明了曹雪芹对儒家人格理想在封建社会背景下必然毁灭的艺术认识 ,他与宝玉的父子关系被异化了 ,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人生理想面前 ,贾政完全是一个失败者。过去我们在研究这一人物时 ,有以阶级分析代替一切关系分析的倾向 ,贾政这一人物也被概念化地图解了。这种分析有背于曹雪芹的现实主义艺术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83.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实质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由人的联合体”理想的创造性践行,坚守了马克思主义“全人类解放”的价值目标,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是基于当今世界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时代性选择,追求个体利益与全人类整体利益的统一,为推动世界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是基于五千年民族智慧而进行的民族性表达,在实践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  相似文献   
8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涌现出了形形色色的新儒家."大陆新儒家"主要就是指在贵阳儒学会讲中集体亮相的蒋庆、陈明、康晓光、盛洪等人.对大陆新儒家的出场的背景、立场作了深入分析,并对其所面临的理论问题作了探究.  相似文献   
85.
日本作家山田宗树的代表作《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主人公——川尻松子,由于从小缺乏父爱,受男性地位至上的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其自身性格原因,最终导致了她悲剧的一生。文章通过松子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解析松子渴望被爱、渴望被需要的内心世界,探究造成松子命运悲剧的原因,反思社会、家庭环境对孩子内心成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当今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理念和具体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有着坚实而丰富的理论基础,它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是中华传统"和合文化"价值的当代转化。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共建"一带一路"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经过几年的攻坚克难、勇于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展现了强大生命力和吸引力。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促进了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互鉴、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7.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意识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网络空间的自然延伸和时代化表述,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与内在动力,更是习近平互联网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出场具有相应的内外生成逻辑,其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要义的吸纳与超越。因此,为进一步构建青年群体的网络伦理精神,优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扭转网络空间的社会原子化倾向,必须自觉内化"共同体"意识,加强对青年群体的"世界意识"教育,构建知行合一的德礼机制以夯实这一网络类存在意识。  相似文献   
88.
2020年1月17?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缅甸进行了一次短暂但很重要的"点穴式"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2020年的首次出访,也是中国国家主席近20年后再次访问缅甸,又恰逢中缅建交70周年,因而对中缅关系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特殊意义。从习近平主席访缅期间签署的系列合作协议、两国元首共同启动的纪念中缅建交70周年暨中缅文化旅游年活动、访问结束时发表的中缅两国联合声明内容来看,习近平访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访问,把中缅关系在千年胞波情谊的基础上推进到了新时代,两国关系从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升级为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89.
人天系统的不可逆性与人类的命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耦合而成的人天系统演化过程的不可逆性,说明人类命运已处在一个分叉和选择点上,人类应该转换自己的作用,使自己非物性、超物欲的方面成为人天系统的宏观序参量,从而引导系统趋向一个人天和谐、人天一体、共进共荣,因而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目标状态。  相似文献   
90.
鲁迅的小说<祝福>塑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成功的农村劳动妇女其型--祥林嫂.祥林嫂是辛亥革命后贫穷落后的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了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人物,以至最后被旧社会所吞噬.今天读<祝福>,读"祥林嫂",仍有着它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