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3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话剧《桑树坪纪事》演绎了20世纪60年代末陕西黄土高原上一个小村庄的悲剧,桑树坪人在这片土地上浓郁而旺盛的生命力、生的麻木与坚韧及其为生所进行的"食"与"性"的原始争夺,显现出桑树坪人在黄土地上泥泞的生命和精神追寻。  相似文献   
22.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女孝是临变之孝,她们常常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乃至生命尽孝道,以其贞孝、节孝、烈孝侍奉父母公婆,表现出孝妇、孝女的悲惨命运。女性能够舍弃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而尽孝,是一种利他行为,是自我牺牲,其道德意义是不容否认的。但女孝在封建时代的伦理道德弊端也明显地表现出来,道德同质与异质的冲突难以调和。  相似文献   
23.
邵艺 《长沙大学学报》2013,27(3):106-107
言语反讽、命运反讽、文体反讽、情节反讽、情境反讽等这些反讽表征下面,隐匿着新历史主义小说家对历史和生命的态度和探索,体现了对文本和历史的解构和重释,彰显了在浩瀚文学中的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24.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陆天明的长篇小说<命运>之所以畅销,主要取决于其适应时代要求与读者需求的内容定位:以真实故事见证时代变迁,以宏大叙事展示拓荒精神,以现实主题推动思想解放,以伟大人物激发改革锐气.这也是彰显出版湘军实力的又一丰硕成果,是编辑决策成功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25.
邹小忆 《科技信息》2011,(4):167-167,168
君特·格拉斯著名中篇小说《猫与鼠》自问世以来即引发无数文学研究者的评论分析,本文欲在理解作品"猫"与"鼠"意象之余对小说主人公马尔克的悲剧命运做浅要分析,以不同视角对以往评论观点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26.
不久前,在北京师范大学的京师大学堂参加了一场题为"和谐中国,和谐亚洲"的研讨会。这是一场国际关系学者与中国文化学者的对话,对于急于从国学中寻找启示的国际关系学者来说,比如笔者,启示不少。罗列如下。以直报怨会议期间,少不了谈钓鱼岛问题。对于伤害过我们的国家,应该持何态度?国际关系学界有人说"以德报怨",也有人说"以怨报怨"。武汉大学一位退休的教授说,应该是  相似文献   
27.
章家瑞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一位导演,《红河》、《花腰新娘》、《芳香之旅》等影片,不仅奠定了他在导演界的地位,更让影视界耳目一新。章家瑞电影尽管投资低,但却独树一帜,有着自己的风格。  相似文献   
28.
赵荫 《世界博览》2013,(11):66-67
印度寡妇有三个选择:随亡夫火化殉葬,嫁给丈夫的兄弟,或者到寡妇院里孤独地度过余生。"孩子,你还记得你结过婚吗?""不记得。""你丈夫死了,你现在成了寡妇。""要做多久寡妇,爸爸?"这是印度电影《月亮河》开场2分47秒处的一段对白。八岁的小女孩曲亚刚刚死了丈夫,成了一个新寡妇。根据印度教传统,剃发后,她被爸爸带到"寡妇院"去守寡。在那里,曲亚必须对她过去犯下的"罪过"忏悔,  相似文献   
29.
余仕鹏 《科技信息》2012,(3):291-291,336
纵观我国独立学院发展历程,不难看出独立学院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独立学院自身发展将面临极大的机遇和挑战。笔者从独立学院发展的历程出发,提出了独立学院应该从“势”、“道”和“术”上下功夫,才能赢得独立学院发展的春天。  相似文献   
30.
海斯特·白兰和苔丝·德伯,是霍桑和哈代在各自的作品中所塑造的最优秀的女性艺术形象.两位女主人公不仅有着惊人相似的悲剧命运和起因,而且在逆境中所展示的人格魅力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