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9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44篇 |
教育与普及 | 1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6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56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35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碳酸钾为碱,N,以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乙酰丙酮与二硫化碳及1,2-二溴苯乙烷反应,以中等产率(47%)合成了3-(4-苯基-1,3-二硫戊环-2-亚甲基)-2,4-戊二酮2.碱性条件下,化合物2比较稳定,通过对碱的选择和芳醛量的控制,化合物2与芳醛缩合可分别以较高的产率合成单面和双面缩合产物1d和1e. 相似文献
62.
63.
以相转移催化法使2,3,4-三-O-酰基-1-溴-1-脱氧-α-D-葡萄糖醛酸甲酯与取代呋喃甲酸,取代苯甲酸反应,合成了八个糖酯类化合物,其中六个未见文献报道,所有产物的结构经IR,^1HNMR,元分析等所证实,并初步测定了其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64.
β-甘露糖苷键广泛存在于天然糖复合物中,但选择性地合成β-甘露糖苷键却非常困难;介绍了通过不同的混合缩酮和混合缩醛连接臂介导的分子内糖苷配体转移法(IAD)在选择性地合成β-甘露糖苷键中的应用,同时也讨论了不同连接臂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65.
选择固体脂质单硬脂酸甘油酯和液态油辛酸/癸酸三甘油酯,以制备一种新型固体脂质纳米粒——呋喃二烯纳米结构脂质载体(FN—NLC)传递系统,并考察其理化性质.采用热融一超声分散法制备FN—NLC.以包封率、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为指标,考察了脂质的种类、固体和液态脂质的比例、乳化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影响因素.经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设计优选,确定单硬脂酸甘油酯与辛酸/癸酸三甘油酯为脂质材料,所制备的FN—NLC的平均粒径为125.1nm,Zeta电位30.19mV,多分散系数0.201,载药量4.2%,包封率93.5%.于4℃放置6个月,平均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无明显变化.本研究为NF—NLC的研究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韩亮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3(3):43-51
综述了2-氨基-2-脱氧糖糖苷合成,阐述了其反应机理、条件及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7.
以异丙醇为溶剂,异丙醇钠和二硫化碳反应生成异丙基黄原酸钠1,1未经纯化,向反应瓶中直接加入二氯乙酸四甲酯,制得2,2-双-(异丙基黄原酸基)乙酸甲酯2.2经过浓硫酸催化,得1,3,4,6-四硫杂戊搭烯-2,5-二酮3。整个过程操作简便,产率较高,是制备1,3,4,6-四硫杂戊搭烯3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68.
液-液相转移催化法合成5-邻氯苯基-2-呋喃甲酸芳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液-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合成了15个5-邻氯苯基-2-呋喃甲酸芳酯,并通过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69.
70.
以2-呋喃甲醛和乙酸酐为原料,在乙酸钾存在下,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E)-3-(2-呋喃基)丙烯酸,其结构经UV、IR、X-射线单晶衍射仪进行了表征.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分子式为C7H6O3,分子量为138.12,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系数为:a=18.993(6)A,b=3.8474(12)A,c=20.095(6)A,α=90.00°β=114.054°(4),γ=90.00°,V=1341.0(7)nm^3,Z=8,Dr=1.368Mg/cm^3,F(000)=576,μ(MOK\a)=0.71073.结构由直接法解出,最终偏离因子为R1=0.0645,wR2=0.1360,分子间通过弱的相互作用形成层状化合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