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5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262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244篇
教育与普及   16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25篇
综合类   544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探讨从石蜡组织中提取核酸的简便、实用方法,比较两种脱蜡方法对DNA质量的影响.取收集的20例包埋好的银屑病皮损组织,分别用二甲苯和TES溶液脱蜡、酚-氯仿提取,然后检测DNA的浓度及纯度,并用PCR扩增方法检测哪种脱蜡方法对提取DNA更有优势.结果表明,用TES溶液脱蜡提取DNA的D260/D280=1.6~1.8的比例为60%,而二甲苯脱蜡的比例为35%.从实用、快速和经济的角度综合考虑,TES溶液脱蜡、酚-氯仿提取是值得推荐的石蜡组织DNA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952.
铅离子印迹聚合物对Pb2+的选择性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日益严重的水体重金属污染及工业废水处理问题,利用一种由1,12-十二烷-O,O’-二苯基磷酸(DDDPA)和4-乙烯基吡啶作为双功能单体得到新型铅离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对其吸附及识别性能展开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铅离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对水中Pb2+有着良好的吸附性能,当溶液pH> 5时,就能保持很高的吸附效率。选择性吸附试验研究发现,当共存金属阳离子为Zn2+,Co2+,Ni2+时,铅离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对目标Pb2+的选择性较好,试验条件下的选择吸附系数分别为86.6,53.0和46.5。铅离子印迹聚合物对Cr3+和Cu2+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试验条件下的选择吸附系数分别为20.8和9.5。对铅离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洗脱试验结果表明,洗脱含微量Pb2+的吸附剂时使用低浓度的HNO3就能达到100%脱附。经HNO3脱附后的吸附剂对水中Pb2+的单位饱和吸附量仍然可达90.9 mgg1,为吸附剂的重复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3.
以浓度1.0mol.L-1的硫酸为改性剂,微波辅助制备酸改性粉煤灰吸附剂.通过SEM,FTIR对粉煤灰微观形貌观察及结构表征,用分光光度法对其吸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硫酸用量为4g.mL-1、微波功率400W、微波时间8min时制得的酸改性粉煤灰来处理含砷废水,常温下,当吸附剂用量10g.L-1,废水pH=6,吸附时间30min时,砷的脱除率可达90.29%.  相似文献   
954.
环境中的锑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锑的化合物被美国和欧盟列为优先控制的污染物.氢氧化铁是土壤和沉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中锑的迁移转化产生重要影响.作者开展了不同pH值和初始Sb(V)浓度下氢氧化铁吸附Sb(V)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低pH值条件下(pH≤7)Sb(V)以内层络合物的形式强烈吸附到氢氧化铁表面,而高pH值条件下由于氢氧化铁表面可交换OH的减少和KSb(OH)06离子团的形成,导致Sb(V)吸附量的减少.因此,利用铁(氢)氧化物处理含锑废水时将pH值控制在6-7之间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55.
为了探究木质素氢键的作用力,以尿素为氢键破坏剂研究了氢键对碱木质素溶液行为和吸附特征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尿素的不断加入,碱木质素的氢键破坏程度增大,羟基的红外吸收光谱往高波数方向移动;当在碱木质素中添加少量尿素时,尿素主要破坏碱木质素-水分子之间的氢键,导致碱木质素溶液粒径减小,比浓黏度降低,吸附量增大且吸附膜粗糙度增大;当添加尿素较多时,尿素以破坏碱木质素分子内部的氢键为主,导致溶液粒径增大,比浓黏度增大,吸附量减小且吸附膜粗糙度变小.  相似文献   
956.
采用微波辐射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脂(PMMA-BMA)吸油烟树脂,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吸油烟树脂的表面形貌和孔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分散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微波功率对树脂吸附油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MA/BMA质量比为0.8∶1,引发剂、分散剂和交联剂的用量分别为0.4%,0.3%和0.35%时,所合成的树脂有较高的吸油烟率,60 ℃时吸油烟率达0.191;在此工艺条件下,与常规的水浴加热合成方法相比,微波辐射合成树脂不仅可将反应时间由6 h缩短至2 h,而且其吸油烟率也高于常规法树脂、普通活性炭和商品化G-1651型高吸油树脂.  相似文献   
957.
研究与开发对环境友好的吸附式制冷工质对对节能和环保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以CaCl2为吸附剂,NH3为制冷剂所组成的吸附式制冷工质对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针对CaCl2吸附剂颗粒强度不高、长期使用后易出现膨胀粉化、传热传质性能下降等问题,将 CaCl2分别与CaSO4、水泥按质量比4:1进行复配,并进行吸附制冷性能实验.实验表明:温度是过程的控制因素,在110℃时,CaCl2/CaSO4复合吸附剂的单位脱胶凝剂基吸附剂制冷量是CaCl2的1.325倍,是CaCl2/水泥的1.89倍.对吸附剂比表面积及孔结构表征的结果为:CaCl2 、CaCl2/CaSO4的BET比表面积分别为1.2871m2.g-1,1.9163m2.g-1;总孔容分别为0.005117cm3.g-1,0.007703cm3.g-1;平均孔径分别为8.420nm,11.521nm.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吸附剂的制冷量有较大提高、膨胀粉化程度降低、其微孔结构和比表面积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958.
微波辐射制备PMMA-BMA树脂及其吸附油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应用微波辐射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脂(PMMA-BMA)吸油烟树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吸油烟树脂的表面形貌和孔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微波功率对树脂吸附气相油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MA/BMA配比为0.8:1,引发剂、分散剂和交联剂的用量分别为0.4%、0.3%和0.35%时,所合成的树脂其吸油烟率达到最大,此时树脂表面形成了较多和较深的孔.与常规条件下的合成方法相比,使用微波辐射合成WRT树脂不仅可缩短一半以上的反应时间,而且其吸附气相油烟率也高于普通合成法得到的NR树脂.此外,微波辐射合成的树脂其吸附气相油烟性能还优于普通活性炭和商品的G-1651型高吸油树脂.  相似文献   
959.
利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采用比色法,对富集、纯化苜蓿总皂甙的工艺参数及吸附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当乙醇浓度为70%,吸附时间为2 h时,具有很好的富集、纯化效果;纯化前总皂甙含量为5.67%,纯化后总皂甙含量可达36.02%;并且D-101大孔吸附树脂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重复使用也可得到较高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960.
应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三七总皂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孔吸附树脂对三七提取物的纯化条件及纯化效果.方法: 以三七总皂苷作为有效部位,通过三七总皂苷在树脂上的吸附量和解吸率筛选树脂的种类;以三七总皂苷的转移率和纯度为指标考察上柱吸附流速,清洗液的流速,洗脱液的种类、流速,树脂药材比,树脂柱径高比等纯化条件.与醇沉法进行纯化效果的比较.结果: 采用HPD 300作为吸附树脂,树脂药材比为4∶1,树脂柱径高比为1∶6,70%乙醇作为洗脱液,上柱吸附流速为6 BV·h-1,清洗流速为20 BV·h-1,洗脱流速为12 BV·h-1.该纯化条件下,三七总皂苷的转移率为95.4%,纯度为77.2%.与醇沉法相比,三七总皂苷的转移率约为醇沉法的1.1倍,纯度约为醇沉法的2.3倍.结论: 通过纯化条件的优化,大孔吸附树脂法可提高三七总皂苷的纯化效果,优于醇沉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