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5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262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244篇
教育与普及   16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25篇
综合类   544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草甘膦在水-土两相中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有机磷类除草剂草甘膦在4种土壤固-液相间的吸附与土壤组分作用的定量相关性.测定了草甘膦在4种土壤中的吸附等温线.观察了pH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甘膦在4种土壤中吸附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 平衡方程,吸附常数为25.82 ~69.07;pH 3~10范围内,随着pH的增加,草甘膦在土壤中的吸附量降低.  相似文献   
942.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及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用SEM、XRD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羟基磷灰石与壳聚糖复合后结构和吸附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壳聚糖复合后,羟基磷灰石的结构和晶型没有发生变化,但颗粒的分散性能提高了;复合材料中羟基磷灰石和壳聚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对Cr^6+的吸附性能优于纯羟基磷灰石.  相似文献   
943.
高碱煤中NaCl与水冷壁吸附作用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量子化学理论,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及Perdew-Burke-Ernzerhof(PBE)算法,分别对NaCl(110)在Fe2O3(110),Al2O3(110),NiO(110)的吸附作用进行计算.结果表明Fe2O3(110)与NaCl(110)的吸附能为-1 592.576 9eV,Al2O3(110)与NaCl(110)的吸附能为-348.856eV,NiO(110)与NaCl(110)的吸附能为-16.022 9eV.由吸附能越大,吸附结构越稳定,结渣、沾污情况越严重可知,吸附能的大小与煤结渣量的多少呈正相关,说明可以通过量子化学的理论计算,对煤的熔融结渣性能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944.
本研究把秸秆粉碎、压缩成型后,在缺氧环境下烘培得到含碳的秸秆炭,并以其为研究对象,用来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Pb2+、Cr2O72-和有机物,研究其去污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秸秆炭表面结构具有多孔介质特征,具有较强的去除Pb2+、Cr2O72-和有机物的能力,在环境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45.
文冠果外皮对水体中锌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吸附法是最经济有效的去除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方法.为研究文冠果外皮对水环境中的锌离子的去除效率和去除机理,本文以文冠果外皮为吸附剂,研究了溶液pH值、吸附动力学、锌离子浓度、吸附剂投加量对水溶液中锌的吸附量与去除率的影响;通过模型拟合、离子交换实验和远红外光谱分析(FTIR),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文冠果外皮是一种理想的锌吸附剂:适应pH值范围宽(3~6),达到吸附平衡时间短(30 min),吸附容量大(最大值为18.656 mg.g-1),去除效率高(60%~90%);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离子交换实验和远红外波普扫描分析表明离子交换和络合反应是主要吸附机理,主要的交换离子为K+,Ca2+,Mg2+和Na+,参与络合、螯合反应的官能团主要有-OH、-NH、-COO-、-C=O.  相似文献   
946.
鞍山式赤铁矿石反浮选尾矿铁品位偏高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鞍山式赤铁矿石反浮选流程中存在的浮选尾矿铁品位偏高的问题,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化学多元素分析、粒度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检测手段,对选别流程中样品的化学多元素组成、物相组成、粒度分布及矿物的单体解离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各扫选尾矿中存在着一些单体解离高的微细铁矿物颗粒,其吸附在粗粒级脉石矿物表面,形成“载体浮选”进入到尾矿中,造成尾矿铁品位偏高.  相似文献   
947.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平板模型,通过Nt-T,Nt-T-O-T,Nt-B-O-T,Nt-B-Nc-T和Nt-T-Nc-T五种吸附结构研究了N2O分子在Pt(111)表面的吸附,发现Nt-T位是最稳定的吸附位,且吸附主要是通过末端Nt原子与表面作用.从吸附结构分析了N2O分子在Pt表面可能的解离过程.  相似文献   
948.
本文以羧甲基马铃薯淀粉和马铃薯淀粉磷酸酯为原料合成了双母体高吸水树脂,研究了树脂投放量、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对双母体高吸水树脂吸附重金属离子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双母体高吸水树脂对Cu2+、Pb2+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且对Pb2+的吸附能力大于Cu2+.  相似文献   
949.
以咔唑二硫代甲酸苄基酯(BCBD)为 RAFT 试剂,苯乙烯(St)、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M)和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A-mPEG)为共聚单体,合成了具有不同 mPEG 和 P(A-mPEG)链长的两亲梳型嵌段共聚物 P(St-co-DMAM)-b-PDMAM-b-P(A-mPEG)x,利用1H-NMR 和 GPC 对聚合物结构进行表征.将此共聚物用于聚丙烯腈(PAN)薄膜的表面吸附改性,探讨了PEG链长及含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接触角测试表明,该聚合物可很好地吸附在膜表面,并明显提高膜的亲水性.随PEG链长及其含量的增加,嵌段共聚物的改性效果增加;在适宜条件下,经聚合物吸附改性后,PAN 膜接触角由72.2°降低至24.8°;改性 PAN 薄膜表面牛血清蛋白(BSA)吸附量最低降至0.672,μg/cm2,为未改性PAN膜的11.1%左右.  相似文献   
950.
探讨从石蜡组织中提取核酸的简便、实用方法,比较两种脱蜡方法对DNA质量的影响.取收集的20例包埋好的银屑病皮损组织,分别用二甲苯和TES溶液脱蜡、酚-氯仿提取,然后检测DNA的浓度及纯度,并用PCR扩增方法检测哪种脱蜡方法对提取DNA更有优势.结果表明,用TES溶液脱蜡提取DNA的D260/D280=1.6~1.8的比例为60%,而二甲苯脱蜡的比例为35%.从实用、快速和经济的角度综合考虑,TES溶液脱蜡、酚-氯仿提取是值得推荐的石蜡组织DNA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