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4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51.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活性氧化铝、活化沸石、活性炭、粉煤灰4种吸附剂对氟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4种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均随F-初始浓度或平衡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活性氧化铝和活化沸石的除氟率均随F-初始浓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活性炭的除氟率基本保持稳定,粉煤灰的除氟率随F-初始浓度的增加而略微下降.Henry型吸附等温式能够很好的描述活性碳对氟的吸附,能够较好的描述粉煤灰对氟的吸附,但不能描述活化沸石和活性氧化铝对氟的吸附.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式能够良好的描述四种吸附剂对氟的吸附,各吸附剂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或显著水平.Langmuir型吸附等温式能够很好的描述四种吸附剂对氟的吸附,各吸附剂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2.
分光光度法测定纺织品甲醛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应用改进的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来测定纺织品中甲醛的含量,通过试验证明可用活化的硅镁吸附剂消除褪色引起吸光度变化的因素,并应用改进的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对不同织物进行了甲醛含量实测.  相似文献   
153.
采用热排空法进行了复合吸附剂吸附脱附性能测试试验.该方法在不使用真空泵的情况下将空气排出,使得系统内空气分压力小于2 Pa,符合国家标准对测试试验的要求.通过测定13X沸石原粉和整体成型复合吸附剂的吸附脱附性能得出:其测试值与文献值偏差小于8%,脱附过程和吸附过程中吸附床温度变化速率较高,分别为6.7℃/min和-13.7℃/min;对各个复合吸附剂性能的测试和比对得到复合吸附剂E,其脱附性能较好,将复合吸附剂E应用于太阳能冷管中的制冷系数COP约为0.24~0.28.  相似文献   
154.
为了解决处理含铬等重金属废水时成本高和效率低等问题,采用吸附法去除Cr(Ⅵ),筛选廉价且吸附性能较好的吸附剂成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而纤维素类农作物废弃物是廉价吸附剂的重要来源,文中选用花生壳为吸附剂原料,采用盐酸对其表面进行酸化改性.考察了pH值、温度、Cr(Ⅵ)初始浓度、改性花生壳投加量和吸附时间对铬离子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条件为pH=l,温度为50℃,铬离子浓度为50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10 g/L,吸附时间为140 min.通过考察反应动力学过程,发现改性花生壳吸附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也能较好地描述改性花生壳对铬离子溶液的等温吸附过程.经过分析研究和实验验证,改性花生壳对吸附废水中的Cr(Ⅵ)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5.
当今世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问题。随着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过量的CO2被排放到大气中,在工业生产中如何降低CO2的排放量成为了众多研究者所探索的对象。利用固体吸附剂对CO2进行吸附,在众多的减排方式中被认为是一种无腐蚀、无污染、易于操作且吸附性能更高的方式。对含金属元素固体吸附剂的分类、改性方式、吸附原理、吸附效率等不同方面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在常温下对CO2有较高吸附性能的几种改性材料,同时对含金属元素固体吸附剂吸附CO2的研究方向和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6.
本研究以农业废弃物稻秆和稻叶为原料,以尿素为催化剂,采用一步法制备了磷酸改性的稻秆和稻叶生物吸附剂,并利用SEM、EDS和Zeta电势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稻秆和稻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磷酸基团被成功地修饰在稻秆和稻叶表面。在静态实验条件下,探究了磷酸改性稻秆和稻叶对Pb~(2+)初始浓度、吸附时间、酸度及双组份体系中Cd~(2+)、Zn~(2+)、Cu~(2+)、Ca~(2+)等干扰共存离子及其初始浓度对Pb~(2+)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稻秆和稻叶对Pb~(2+)的吸附量分别提高了3.6倍和4.5倍,对Pb~(2+)的吸附可在30 min达到平衡,吸附最佳适用pH范围均在4.0-5.5,共存离子实验结果表明,Cd~(2+)、Zn~(2+)和Cu~(2+)对铅离子吸附的干扰不大,Ca~(2+)的干扰较小,改性吸附剂可望用于含铅废水的处理中。  相似文献   
157.
研究了不同化学吸附剂在密闭空间去除二氧化碳的效果.结果表明,反应塔高径比对氢氧化钙、钠石灰吸附二氧化碳有较明显的影响,对氢氧化锂吸附二氧化碳影响不显著.三种吸附剂的最优吸附塔高为80 mm,钠石灰去除二氧化碳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8.
利用乙醇还原高锰酸钾制得纳米锰氧化物,借助能谱分析(EDS)和扫描电镜(SEM)对产物的晶相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以锰氧化物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亚甲基蓝的动力学、吸附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得的锰氧化物为无规则状纳米颗粒,吸附平衡更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最大吸附量为228.31mg·g-1.  相似文献   
159.
以稀硫酸溶液改性硅胶得到新型CO2吸附剂,探究CO2静态吸附中的硫酸浓度(cs)与吸附温度(ts)对CO2吸附量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制备与吸附条件:cs=0.125 mol·L-1,ts=20℃,此时CO2吸附量可达33.97 mL·g-1.为了揭示吸附剂结构性能,分析吸附机制,对吸附剂进行氮气吸脱附分析,结果表明:硫酸溶液的浸渍具有清理硅胶孔道与扩孔效果,增加硅胶表面羟基数量,对CO2吸附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有效地降低了CO2吸附温度的敏感性.通过对改性吸附剂的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分析,表明改性后吸附剂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不同吸附温度下,热力学参数保持VH0>0,VS0>0,VG0<0,表明反应是吸热过程,改性后吸附反应正向自发,温度越高自发进程越快.另外吸附剂重复使用10次后仍然保持较高吸附效果,为工业应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0.
钛硅酸盐分子筛TS—2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无碱金属离子存在下,采用四丁基氢氧化镓及1,6-己二胺模板剂,全面探讨以硅溶胶、正硅酸乙酯硅源,硫酸钛、氯化钛及钛酸四丁酯为钛钛源,在异丙醇或过氧化氢的保护下合成TS-2沸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