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5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208篇
系统科学   41篇
丛书文集   189篇
教育与普及   16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33篇
综合类   396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高效低排放氢内燃机在重庆长安汽车集团成功点火。高效低排放氢内燃机是国家“863”计划惟一立项的氢燃料重点项目,它的成功点火标志着我国氢内燃机研究技术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氢内燃机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32.
考虑一个强耦合抛物系统的初边值问题,通过利用抛物方程解的先验估计的技巧以及微分-积分不等式,给出了这个系统解的整体吸引子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33.
杨建国  邓浩 《山西科技》2007,(1):139-139,141
针对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机漏氢严重使得安全生产受到极大威胁的情况,文章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故障产生原因,给出了较好的解决办法,使发电机每天漏氢量大大减少,符合厂家及电力行业要求。  相似文献   
34.
未来,用氢来驱动汽车也许是家常便饭,但眼下,能够实现氢燃料安全存储的能力十分有限,这种想法仍然只能是纸上谈兵。最近,三篇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的论文报道了在氢储存方面取得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第一项成果证明来自用于吸  相似文献   
35.
从能量角度分析氢化物与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及其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36.
本文提出了一种稳定嵌套在混沌吸引子叶的不稳定周期轨道的方法。分析了通过一个离散变量的延迟反馈控制混沌的方法。此方法主要优点是控制不需要预先知道不稳定周期轨道的位置和它的周期。  相似文献   
37.
末端炔烃与亚铜离子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乙炔亚铜的电子吸收光谱,探讨了末端炔烃和亚酮离子的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稳定性和炔亚铜的组成,研究结果表明,末端炔烃的活泼性与介质中氨的含量密切相关,在c(NH3.H2O)/c(Cu^+)摩尔比为270~900的范围内,反应活性最大,易与亚铜离子反应生成炔亚铅,红色乙炔亚铜的组成为CuC≡CCu,它在含有羟胺的氨性介质中很稳定,不受空气中氧的影响,这些结构为利用生成炔亚铜的以应来鉴定混合气中微笑  相似文献   
38.
金属材料表面熔覆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比较了在金属材料表面进行激光熔覆、感应熔覆、氢弧熔覆、氧-乙炔火焰熔覆,等离子弧熔覆五种工艺方法的特点及熔覆层组织、结构特点、提出一条解决熔覆应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9.
利用能量积分、Poincare不等式和Sobolev空间的迹定理,证明了两类非线性抛物型方程在非线性Neumann边界条件下的吸收集的存在性,并给出了一类拟线性抛物型方程在齐次Neumann边界条件下的渐近估计  相似文献   
40.
讨论理想气体任意准静态直线过程吸热放热问题时,关键是如何确定过程中吸放热转折点的位置.阐述了最高温度点与吸放热转折点并不重合的原因,并给出了确定最高温度点和吸放热转折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