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9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93篇
丛书文集   315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5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95篇
  1996年   207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中药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中药当归、陈皮、红花、艾叶及稳心冲剂、红花茶中的微量元素锌、铜、锰、铅的含量,揭示微量元素与中药疗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2.
在pH1.4~2.4的NaAc HCl酸性缓冲介质中,药物雷洛昔芬与依文思蓝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在280nm处产生强吸收。在此波长处吸光度A与雷洛昔芬浓度在0~2.3×10-5mol·L-1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建立了测定雷洛昔芬的分光光度法,测得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80达1.84×104L·mol-1·cm-1。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较高,体系稳定。用于合成样中雷洛昔芬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3.
研究了在HAc-NaAc缓冲溶液中氧氟沙星与Fe(Ⅲ)的络合反应,结果表明:在pH=4.0的缓冲溶液中,氧氟沙星有稳定而较强的荧光;与Fe(Ⅲ)络合后,荧光强度减弱.最大激发及发射波长为324nm和498.6nm,Fe(Ⅲ)的质量浓度在0.56~3.08mg/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76mg/L,常见的共存离子不干扰其测定.本方法用于水中痕量铁的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4.
应用神经网络解析NO-3和NO-2的吸收光谱,不经分离紫外吸光光度法同时测定NO-3和NO-2.在经典BP的算法上,引用改进的误差传递函数,对学习系数和动量因子进行了动态调节,并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法确定最佳网络运行参数,建立了改进的BP算法.此法用于水样中NO-3和NO-2的同时测定,回收率分别为100.8%和95.3%.  相似文献   
65.
报道了一种新型二溴对甲基偶氮羧磺染料的合成方法,及其与锶在0 48mol/L盐酸介质中形成的稳定的蓝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2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 88×104L·mol-1·cm-1,锶量在0~0 2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试剂与其他测定锶的试剂相比,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6.
在pH1 7~2 8的弱酸性介质中,二甲苯蓝FF与牛血清蛋白、人血清蛋白、卵白蛋白、α 糜蛋白酶等作用形成结合产物时将导致吸收光谱发生变化,在390nm处产生明显的褪色作用,而在560nm附近吸光度增强,其ΔA值均与蛋白浓度成正比,根据蛋白质的不同分别在0~60mg/L或0~80mg/L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不同蛋白质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在2 8×105至1 3×106之间.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蛋白质的双波长叠加分析法.该法应用于血清蛋白样品中总蛋白质的质量分析,回收率在98 7%~102 9%范围内.  相似文献   
67.
在Triton X-100存在下,研究了4,4’-二偶氮苯重氮氨基苯(BABAB)与铜的显色反应.在pH=10.0~11.5的Na284O7-NaOH缓冲溶液中,试剂与铜(Ⅱ)形成2:1型深红色配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1.23×105L·mol-1·cm-1.Cu2+的浓度在0~400μ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68.
研究了在微乳液介质中 ,在pH =9.5时 ,铅与苯基荧光酮 (PF)显色生成稳定的 1:3配合物 ,在 5 72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 6 .0 4× 10 4L·mol-1·cm-1,铅含量在 0~ 1.2 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采用巯基葡聚糖凝胶分离富集 ,消除了共存离子的干扰 ,用所拟方法测定水样中的微量铅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9.
实验研究了应用苯胺-α-萘酚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其原理为苯胺与亚硝酸钠在盐酸介质中重氮化,然后在NaOH溶液中与α-萘酚生成桔红色偶联产物。实验结果表明:偶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80nm,线性范围是0~0.96mg/L,其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为0.9976,表观摩尔吸收系数ε480为2.53×103L/(mol·cm),最低检出限为0.08mg/L,可用于水样中亚硝酸根的测定。  相似文献   
70.
催化氯酸钾氧化灿烂绿褪色光度法同时测定痕量铜和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加热和KHC6H4(COO)2-NaOH (PH=5.00)缓冲溶液存在下,铜、铝催化氯酸钾氧化灿烂绿的褪色反应,建立了催化光度同时测定痕量铜和铝的新方法。本法测定铜、铝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0.40μg/L和0.40~2.0μg/L;检出限分别为3.6×10-12g/mL和1.2×10-11g/mL。方法简便、准确,并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