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41.
“现代性”构成了当代中国精英学创作与阐释的无边视域,从“启蒙现代性”的中心幻像到“审美现代性”的突围与“后现代性”的反抗,再到“后现代语境”中的现代性反思,当代中国在“现代性”价值述求过程中的分裂与蜕变构成了当代精英学在总体价值定位上流徙变迁的深层动因,对语言和人的尊重是精英学的价值“底线”。  相似文献   
242.
鲁迅一生致力于改造国民性的工作,他注重吸收外来文化,并以此为武器向中国传统文化发起全方位的攻击。从医学救国到精神救国,从进化论到马克思主义,他的思想历程几乎反映了中国文化革命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43.
《人面桃花》是格非新世纪的力作,其中有对先锋小说的继承也有深化与超越。依然相同的主题可见先锋小说的旧影,不同的却是对它们的理解和认知;同样是新历史主义方式的历史书写,却由存在主义的历史认知转变为对历史的启蒙主义思考。  相似文献   
244.
“启蒙”历来是一个有诸多争议而又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看,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体现了时代的风格和当时文明进步的顶峰,但又忽视了宗教和道德问题,并带上了贵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特点;19世纪则表现出一种巨大的差异和断裂,浪漫主义和社会主义植根于小资产阶级和平民阶层,并开始对启蒙运动和18世纪文化的反动。它们作为两种对立的倾向在人类的历史和精神发展中都具有不可缺少的意义。  相似文献   
245.
蒙学读物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中的价值精髓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本文通过对蒙学读物教育价值的探究,希望能够为幼儿教育开发新的资源与内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46.
作为一种古已有之的文体,“论说”在报刊时代有了新的境遇。在传统“论说”文体的基础上,报刊知识分子在清末民初创造了种种新的话语体式,诸如“策论体”“新民体”“演说体”“逻辑体”“新青年体”等。本文将文体形式与启蒙路径结合起来,着重分析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如何通过选择报刊“论说”的文体形式来达到向导国民、启蒙社会的目的,进而探讨各种论说文体与不同启蒙路径之间的复杂联系。  相似文献   
247.
民国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文化时期。女性作为一个性别群体,在文化传播媒介中的不同形象塑造和编码方式,往往真切地对应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以民国时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基准,希望通过对影像中不同的女性形象构建中,梳理出“她们”与当时社会文化之间的“自觉”关系。  相似文献   
248.
在文学教育中,审美与启蒙的矛盾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从广义上来理解,审美与启蒙在本原意义上是统一的.尽管两者实现的途径不同,审美主要是通过感性直观实现超功利.启蒙主要是通过理性启迪实现超功利.但它们都指向人的解放和意义的获得.理想的文学教育应该是这种广义的启蒙与审美的统一.但是在人类社会尚不完善的历史阶段,启蒙往往被狭义化,审美也往往被异化.本质相通的审美和启蒙在鲁迅的时代产生了分立.面对分立的两者.鲁迅的选择是凸显启蒙,搁置审美.这就形成了鲁迅重启蒙、轻审美的文学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49.
卢梭生活在一个理性躁动的时代。启蒙时代理性与浪漫思潮之争引发卢梭对生命理念的关注;其特有的生命体验是他进行生命教育最直接的动力来源。在卢梭看来生命型教师是一个具有广博知识、品质高尚和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生命型教师眼中的理想学生是一个具有超强意志的、具有很强个性的以及具有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新人。  相似文献   
250.
启蒙在中国不单单意味着个性意识的觉醒,同时还意味着“国民意识”的觉醒,强调个体对民族、国家所应承担的道德义务。由今观之,对《潘先生在难中》中的潘先生这样的底层市民提出过高的“道德”要求是不道德的。当一个人无力“卫国”的时候,奋力“保家”不仅不应受到批判和谴责,反而应该赢得我们的同情与爱敬。遗憾的是,作者批判的锋芒一直是指向潘先生对妻儿的体贴和呵护。对妻儿的爱与呵护也许算不上什么高贵的情感,但却是一切高贵情感的基础。然而由于“卑谦的利己主义”的主题预设,把潘先生对妻儿的感情以及动荡年代“乱离人”的悲剧给漫画化和喜剧化了。五四新文学中,启蒙正是这样与传统士大夫“感时忧国”的固有传统相结合,从而逐步带上了知识独断论色彩,最终形成对个体苦难与个体命运的障蔽与盲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