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7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13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贾宪章 《奇闻怪事》2007,(3):28-29,27
最近,有幸聆听特级教师、齐鲁名师贺成金老师执教的《“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不禁被其精心雕琢的“长钩流月去无声”的诗意般的阅读课堂所陶醉。现把自己的几点思考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到底如何切入、怎样切入,一直是我们探讨的话题。作文讲评课缺乏统一的材料,没有总体的目标,很难具体操作,往往被一些老师忽略。但如果抓住了作文讲评课中的四个“点”,作文讲评课就能做到有的放矢,真正达到作文讲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这件事情发生在一节心理辅导课的公开课上。 当时教室里有十多个心理老师来听课。上课的心理老师D很年轻,但还是很自信的在课堂上师生互动,你说我讲,好不热闹。  相似文献   
14.
上学期开学初的一天,四年级一个班的宣传栏不知被哪个学生撕去了一块,还没有来得及修补。几天后,同样的情况继续“上演”,大片大片的宣传栏被撕去,而且殃及他班。看着这“苦心经营”的宣传栏现在已是面目全非、破烂不堪,人们对这一行为痛心疾首,有的老师甚至说:“如果知道谁干的,非揪出他来扇他两个耳光!”谁都知道这是说气话,但气愤之余冷静地想二.想,是什么原因促使他继续“犯案”?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家长将子女送入学校希望借助学校的环境和老师的教育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高中阶段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关键时期,老师的教育与指导尤为重要。目前,从物理教学的角度来说,老师普遍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学。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1)物理学科系统性强、抽象、逻辑性强、思维严密等特点决定了这一科的难度。  相似文献   
16.
何筱芸 《奇闻怪事》2007,(12):30-31
九月的阳光格外的迷人,我拿着一年级四班的学生名册,愉悦地穿过走廊,来到教室。等待我的是教室里那一张张生动活泼的笑脸,上面尽显着入学的兴奋与期待,我的心也一片明媚。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一些人中人文素养的缺失的情况,特别提出为人师表的高校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问题,提出人文素养的缺失从某种意义上来产,是我们的教育出现的问题.要提高整个民族的人文素养,培养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中专学生"厌学"现象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晋 《太原科技》2005,(4):84-86
针对目前中专学生“厌学”的普遍现象,分析了影响中专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中专学生只有改变观念,克服“厌学”情绪,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黄春红 《奇闻怪事》2005,(12):37-37
【案例一】 —位老师在上《稍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一课时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让学生做口算题,在1分钟时间内看能做几道,然后小组之间互查做对了几道,比一比哪组的成绩好一些,汇报每组完成情况: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倡导的“以人为本”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反观平时的教学,老师们依然是为了完成课前的教学设计而教,依然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教学艺术而教。这样的课堂,成了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却把学生作为了精彩演出的配角。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一理念落在实处?我们认为,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退居”,适度地“旁观”,让教师的“无”换得学生的“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