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井筒热流体循环是适用于开采高凝固点、高粘度原油的一种实用技术。它的数学模型是具有半隐式边界条件的常微分非线性方程组。通常使用的打靶法和共轭函数法不太适合于求解该方程组。在研究中,我们得到了其解析解,并讨论了参数处理和程序设计等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本方法可用于油田开发方案设计和将低温核供热堆应用于油田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2.
通过原油加热炉烟气组分分析,结合加热炉运行特点,从设备占地、设备装置的设计计算阻力、设备和材料的选型、脱硫除尘装置对加热炉的燃烧工况影响、烟灰粘性对设备运行的影响、系统开发主要技术指标等方面问题的考虑,在设计应用中采用喷雾干燥及循环流化床组合脱硫工艺和二级除尘相结合的工艺,保证了烟气脱硫除尘的充分性,满足烟气排放标准要求,符合国家环保标准.通过现场实际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3.
聚脂胺原油破乳剂的合成及性能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脂胺系列原油破乳剂的合成方法,得到三个个系列聚脂胺型破乳和上表征,室内破乳试验表明,这类破乳剂破乳能力强,破乳速度快,药用量低,对原油的适应性能力强,取得了良好的破乳效果。  相似文献   
134.
聚硅氧烷—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原油破乳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用乙氧基二甲基聚硅氧烷(ethoxydimethyl-polysiloxane)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ployoxyethylene-polyoxyproplene)为原料,合成了系列聚硅氧烷-聚氧乙烯原油破乳剂,并针对吉林油田的原油进行了破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聚硅氧烷链一定时,原油破乳率与聚醚对乙氧基聚硅氧烷中乙氧基的取代率有关,在聚醚链中引入聚氧丙烯链有利于提高破乳率,具有适当取代比和聚醚  相似文献   
135.
含蜡原油井筒结蜡剖面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井结蜡是含蜡原油开采中的不利因素。对含蜡原油在井筒流动过程中蜡沉积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石蜡的沉积机理。利用Fick扩散定律和剪切扩散理论,推导并建立了蜡分子扩散和蜡晶径向迁移过程中油井结蜡剖面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计算油井井筒中各点的石蜡沉淀速度以及沉淀厚度的增长速度。对影响油井结蜡剂面的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井沿井筒的蜡沉积厚度分布随原油的性质、含水量、原油在井筒中的  相似文献   
136.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一种含蜡原油的声背散射进行了测量,用小波变换技术降低信号噪声,提高了信噪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声背散射信号与原油中蜡晶析出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蜡晶浓度线性增加。声背散射现象的出现是原油中蜡晶析出的直接标志,用声背散射信号反映蜡晶析出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37.
油藏注热流体(热水、蒸汽、热油)开采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方法。由于注热流体开采热传递过程复杂,理论和试验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参考辽河油田常用射孔枪实物模型建立物理模型,经过合理简化建立数学模型,借助F luent模拟软件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原油的流动性和驱动性较差,黏度越大,流动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138.
尹松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8(18):4190-4193
分析基于太阳能的原油储罐加热系统的应用前景.分析其传热过程,建立基于太阳能的原油储罐加热系统数学模型,将太阳能简化为集热板平面的温度分布,利用CFD软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水温分布的不均匀性造成的密度差成为水由水箱流向储罐内输水管进行流动加热原油的动力.(2)经长时间加热,原油储罐内的温度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39.
应用最大可能数法(MPN)和高通量测序分析新疆油田氯化钙水型油藏产出液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应用离子色谱分析了油藏地层水的离子组成,确定了激活内源微生物的基础及目标。确立以原油乳化效果、激活后烃氧化菌浓度为筛选激活剂的主要指标,进行了内源微生物激活剂的筛选。在单因素实验筛选最佳碳源、氮源和磷源后,采用均匀设计优化了激活剂组分含量,并进行了激活效果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的激活剂激活地层水中内源微生物后,原油乳化效果明显,提高功能菌群烃氧化菌等菌浓5~6数量级,而硫酸盐还原菌被明显抑制;同时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细菌生物多样性有所降低,实现了对Pseudomonas、Bacillus、Stenotrophomonas、Pusillimonas和Acinetobacter等常见采油功能菌的高效激活。  相似文献   
140.
利用DV3T流变仪通过控制剪切速率和小振幅振荡剪切的试验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剪切历史对含蜡原油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的表观黏度不仅受降温方式的影响,还与测量过程中选取的剪切速率有关;即使原油降温过程中所经受的剪切速率很小,其恒温静止达到平衡时的储能模量与静态降温的原油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但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这种差距并不会有明显的变化;降温过程中剪切时间越长,原油的表观黏度越大;但恒温静止阶段的最终胶凝结构却越弱;此外原油在降温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使其流变性恶化的最差高速剪切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