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6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211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71篇
教育与普及   20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9篇
现状及发展   61篇
综合类   440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ZL108合金淬火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了ZL108合金在不同淬火速率下的综合机械性能,研究了合金的淬火敏感性,并初步确定了该合金较佳的淬火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合金的屈服强度σ0.2与淬火速率δ′的对数值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σ  相似文献   
892.
Fe—C马氏体硬度的价电子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固体和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同时考虑键距差和磁矩差,建立了Fe-C马氏体的价电子结构.假设马氏体是由含C的和不含C的两种结构单元自由组成.不含C单元中的Fe原子处在与α-Fe相似的A型杂化第8阶上,则晶格常数、平均磁矩、最强键上的共价电子对数分别为a  相似文献   
893.
合金纳米颗粒体Fe54Co37Ni9—SiO2的制备及其磁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地制备了Fe54Co37Ni9-SiO2合金纳米颗粒体,研究了还原条件对其磁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4.
利用基于第一原理的离散变分法(DVM)计算了γFe-N合金的电子结构,分析了N-Fe间的交互作用。计算得到间隙N分别与周围不同近邻的4种Fe原子的平均键级,通过比较它们随点阵畸变化后发现,N-Fe(1)的键级大于另外3种键级,说明γFe-N合金中N与置换原子的交互作用主要集中在N与最近邻原子之间。并结合态密度、价轨的电子占据数和电子密度对其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95.
采用不同的电压,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Fe50Ti50合金;并通过X-ray衍射分析不同球磨强度对Fe50Ti50非晶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6.
采用不同的电压 ,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Fe50 Ti50 合金 ;并通过X -ray衍射分析不同球磨强度对Fe50 Ti50 非晶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7.
研制出一种适合Mn(Ⅲ)/Mn(Ⅱ)体系的铅三元合金电极,其中w(铅)=98.5%,w(银)=0.5%,w(锑)=1.0%,电解收率达73%,并与铂等电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98.
通过XRD、TEM、DTA分析和电化学实验 ,研究了快淬对贮氢合金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 ,成分均匀性改善和单胞体积减小是影响快淬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其中 ,前者使充放电循环稳定性提高 ,后者使放电容量降低。在本研究中 ,快淬速度为 10m/s时 ,合金成分的均匀性已较铸态有明显改善 ,更高的快淬速度并不能使成分的均匀性进一步大幅度提高 ,反而使单胞体积减小 ,因此 ,快淬速度为 10m/s时 ,快淬合金的综合电化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899.
通过调整合金成分分别配制了添加Zr,AlTiB ,AlTiC和RE的AK4 1ч实验铝合金 ,经过 2种不同的工艺生产棒材 ,在室温下测量其淬火时效态抗拉强度 ,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和分析了合金在不同加工工艺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和结构 ,并判定其晶粒度 .结果表明 :在设计合金成分时 ,要精确控制Cu的含量在 2 .0 %~ 2 .6 % ,以免生成难溶的含Cu相 ,降低合金的强度 ;多向强应变可细化晶粒 ,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 ;随变形程度的增加 ,晶粒尺寸减小 ;制定挤压工艺时 ,为避免产生周期性裂纹 ,建议挤压比取为 2 5左右  相似文献   
900.
研究了W-Ni-Fe纳米晶粉在注射成形中喂料的流变行为.纳米晶W-Ni-Fe粉采用机械合金化(MA)的方法制备,并将其与蜡基粘结剂混合形成1种喂料.讨论了MA球磨时间、纳米晶粉末体积和温度对喂料流变性的影响及采用MA制备的W-Ni-Fe纳米粉末的烧结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增加,喂料的粘度以及粘度对剪切速率的敏感性降低,因此,在较长的球磨时间下,这种粉末喂料的流动性和成形性较好;随着粉末体积的增加,喂料的粘度遵循公式η=ηοA[1-(φ/φ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