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6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211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71篇
教育与普及   20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9篇
现状及发展   61篇
综合类   440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研究了退火处理引起结构上的变化对Fe63.5Cr10Cu1Nb13.5B9非晶合金磁阻抗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在测量的频段(0.2-10MHz)内巨磁阻抗效应可归因于偏置场引起的环向磁化率的改变,良好的软磁性是获得大的磁阻抗效应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72.
Fe-Ni磁性材料机械合金化的成分及组织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考察分析了Fe和Ni混合粉末的机械合金化过程及其组织特征,得出结论Fe和Ni粉末的机构合金化是通过片层间的扩散进行的;球磨10h后,Fe和Ni粉末发生合金化;进一步球磨,已合金化的粉末又会发生相变。  相似文献   
873.
贵金属与钙二元合金的形成热Miedema理论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Miedema理论计算了Cu-Ca,Ag-Ca和Au-Ca三个二元系统整个成分范围的固态合金形成焓以及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焓,发现计算结果同已有的实验结果符合得比较好,同时讨论了原子尺寸因素、电负性、电子轨道能量等对合金形成焓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4.
铅铈和常用板栅合金在硫酸溶液中生长的阳极膜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伏安法研究在4.5mol.dm^-3H2SO4溶液中的Pb-Ce(x(Ce)=1%)合金上生长的阳极膜,并与Pb-Sb(x(Sb)=7%)和Pb-Ca-Sn(x(Ca)=0.5%,x(Sn)=1.5)两常用板栅合金的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Pb-Ce合金上生长的α-PbO2和Pb(II)氧化物的生长速率均显著低于Pb-Ca-Sn的,但高于Pb-Sb,也即Pb-Ce的耐腐蚀性优于Pb-Ca-Sn,但  相似文献   
875.
电流密度对Ni-W-B合金电沉积层结构和显微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电化学技术、XRD、DSC等方法研究电流密度对Ni-W-B合金电沉积、镀层结构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电流密度提高,Ni-W-B合金电沉积层W含量增大,B含量降低,电沉积电流效率降低,所获得的合金镀层表现为亚稳态纳米晶结构,在不同电流密度下获得的Ni-W-B合金电沉积层的显微硬度值接近,约为650kg/mm^2,与Ni-W合金相比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76.
工艺参数对Ni-Cr-Mo-Nb离子多元共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方法分析研究了工艺参数对Ni-Cr-Mo-Nb离子多元共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渗层表面合金元素质量分数w和渗层厚度d与宏观工艺参数之间存在明确的对应关系,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工艺参数源极功率密度Ps,气压P和极间距D对渗层表面合金元素的w和d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7.
在高真空下,采用熔融玻璃净化与循环过热相结合的方法,在22~270 K过冷度范围内,研究了Cu70Ni30合金凝固组织形态演化过程.当过冷度AT大于临界过冷度△T3*(210 K)时,凝固组织由深过冷枝晶骤变为粒状晶,发生了组织粒化.组织观察及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粒状晶的形成过程由两步组成:首先,在快速凝固过程中液固转变产生的应变能作用下发生了枝晶的碎断;然后,在表面能和应变能驱动下,碎断的枝晶块通过晶界移动,晶粒合并-再结晶完成第二类粒状晶的转变.  相似文献   
878.
通过研究光在扁旋转椭球面上的折射和反射,推导出近轴条件下的成像公式,完善了旋转二次曲面的成像化式。  相似文献   
879.
电沉积Ni-S合金析氢阴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硫脲作为硫源,在瓦特浴体系中通过电沉积方法获得NiS合金电极·系统地讨论了电沉积过程中各工艺条件(硫脲浓度、电流密度、pH值及温度)对镀层中S含量的影响,确定了硫脲浓度和电流密度为NiS合金镀层中S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恒电流极化方法测试不同S含量的合金电极的析氢过电位,得到了析氢过电位仅为90mV的非晶态NiS合金析氢阴极;以稳态极化方法测定该电极的稳态极化曲线,并通过计算得出其电化学参数(b,i0)·结果表明,该电极具有极高的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880.
在温度1123~1273K和应变速率5×10-5~5×10-3s-1范围内,研究了具有复相组织的Ti-47Al-1.5Cr-0.5Mn-2.8Nb合金拉伸性能的应变速率敏感性.发现提高应变速率或降低温度均可使合金的延伸率下降、强度增加,不同温度下拉伸强度与应变速率对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利用热激活理论不仅解释了这一关系,还获得了应变速率方程,指出控制合金拉伸形变的微观机制是原子扩散过程.形变亚结构透射电镜观察证实该微观机制是位错攀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