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4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211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71篇
教育与普及   20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9篇
现状及发展   61篇
综合类   441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51.
将Mo粉、Ti粉和Zr粉按质量比99.35:0.55:0.10混合,采用冷等静压和1920℃高温烧结制备直径为28mm的Mo-Ti-Zr合金棒材,然后,将合金棒材进行旋锻形变强化后续处理。研究旋锻工艺对Mo-Ti-Zr合金棒材密度、硬度等性能和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Mo-Ti-Zr合金棒材的相对密度和硬度逐步提高;在1250℃旋锻,当断面收缩率为33%时,Mo-Ti-Zr合金棒材相对密度提高到98.5%,洛氏硬度(HRB)为92.8。当断面收缩率为19.2%时,Mo-Ti-Zr合金棒材致密化速率最低;烧结态Mo-Ti-Zr合金棒材断口呈现典型的沿晶脆性断裂特征,晶界强度低;在1250℃旋锻,当断面收缩率达到33%时,Mo-Ti-Zr合金棒材转变为穿晶和沿晶的混合型断裂,晶界强度增加;在1380℃旋锻时,晶粒发生合并与长大。  相似文献   
752.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热分析仪(DTA)等研究了Al70Fe25Ni5元素混合粉末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球磨0.5h后有部分非晶生成,球磨5h后的粉体,退火处理后生成Al5Fe2和Al3Ni2金属间化合物.球磨500h后得到纳米金属间化合物.  相似文献   
753.
保继栋 《甘肃科技》2010,26(1):108-110
综述了近几年采用焊接方法来实现同质、异质块体非晶合金以及块体非晶合金与晶态合金的连接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实现熔化焊焊接非晶合金的局限性在于:输入的能量密度必须很高;被焊试样具有较强的非晶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而实现固相焊焊接非晶合金的局限性在于:被焊试样必须具有一定几何尺寸的大块非晶合金;控制焊接参数使界面温度保持在过冷液相区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754.
Mg-Zn系高强度镁合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Mg-Zn系高强度镁合金的特性和发展历史,着重分析Mg-Zn二元合金组织研究的争论焦点,并阐述了Mg-Zn系多元合金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塑性成形和热处理的研究热点:大比率挤压、大塑性变形(SPD)和快速凝固(RS)等塑性变形工艺大大提高了Mg-Zn系合金的力学性能,是扩大应用的关键;双级时效的低温预时效阶段会形成大量G.P.区,为后续时效析出相的析出提供形核核心,进而显著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等;最后指出Mg-Zn系合金时效强化机理研究、研发含稀土Mg-Zn系合金、研发新型廉价高强度镁合金和塑性变形工艺是将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755.
对2197合金进行形变热处理,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和TEM观察分析了不同时效阶段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研究了形变热处理对2197合金的组织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形变热处理2197合金峰时效时主要析出相为尺寸为50~150nm分布均匀的T1相。形变热处理为T1相的非均匀形核提供了优越的形核场所,促进了T1相的析出及长大,减少了2197合金达到峰时效的时间;长宽比较大的T1相的强化效果大于δ′相和θ′相,形变热处理还可以提高2197合金的峰时效强度。  相似文献   
756.
黄河上游玛曲段极边扁咽齿鱼的资源现状与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极边扁咽齿鱼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地区,是我国的特有种.资源调查发现:①黄河上游饵料资源丰富,极边扁咽齿鱼肠充塞度大多为4、5级.②极边扁咽齿鱼种群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0.009×L^3.0289(R^2=0.9741),表明极边扁咽齿鱼总体生长基本符合均速生长型.③在种群中,雌性个体数量占优,其中9龄以上个体全部为雌性,正金字塔型的种群年龄结构已经被破坏,低龄鱼仅占35%,表明极边扁咽齿鱼资源量呈下降趋势,年龄结构呈现一定程度的老龄化.文中对极边扁咽齿鱼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57.
在加热的玻璃基板上,通过磁控溅射的方法沉积金属Ti作为下底层,然后沉积不同成分的Co1-x-Ptx(x=0,15%,26%,35%)磁性薄膜.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X射线衍射技术(XRD)分析了薄膜的磁性能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Pt原子分数对Co-Pt晶格常数有重要影响,随着Pt原子分数的增加,Co晶格常数(a,c)增大,从而减小Co-Pt与下底层Ti在(00.2)晶面之间的错配度,有利于c轴取向垂直膜面排列,获得了较好的磁性能.引入Ti和SiO2共溅射制备下底层,研究发现随着SiO2体积分数的增加,Co-Pt薄膜的垂直磁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58.
高石墨铜基复合自润滑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u-Ni粉末为基体,添加定量的W,SiC,Y2O3和MoS2相,以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石墨质量分数分别为3%,3.5%,4%,4.5%和5%的高石墨含量铜基复合自润滑材料.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共聚焦成像仪和摩擦试验机对样品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材料的最佳烧结温度为910℃,烧结时间为4 h;材料的组织由铜的α固溶体,Cu0.8Ni0.19,WMoS2,SiC和石墨等组成.力学性能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但自润滑效果比较好.在保证材料基体具有高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提高材料中固体润滑相的含量,是制备高耐磨自润滑材料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59.
研究阴极渗氢时Fe的化学计量比对氢原子在无序态和有序态Ni3Fe合金中扩散的影响.在相同渗氢条件下,随着Fe含量的增加,渗氢后无序态和有序态Ni3Fe合金的拉伸延伸率逐渐增加,断口上的沿晶断口深度逐渐减小.时间滞后法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渗氢条件下,随着Fe含量的增加,氢在无序态和有序态Ni3Fe合金中的表观扩散系数和表观扩散激活能逐渐减少.在相同条件下,氢在无序态Ni3Fe合金中的扩散系数大于氢在有序态Ni3Fe合金中的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760.
对近百年文献中所报道的Co-Si体系相平衡数据,尤其是自1991年以来出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严格的评估.为了验证文献数据的可靠性,在整个成分范围内通过电弧熔炼制备9个关键合金,并在1100℃退火4天.随后采用XRD、EPMA和DSC等分析技术获得了Co-Si体系新的相平衡数据.在文献数据和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Co-Si二元相图,为后续的热力学计算提供了可靠的相图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