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41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火焰先度法对91只柴达木绒山羊的血钾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柴达木绒山羊血钾型存在高血钾(HK)和低血钾(LK)两种表型而呈现多态性,且以HK为优势表型(64.84%),KL和Kh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948和0.8052,基因杂合度为0.3137;同时血钾型与体重、产绒量两个生产性状之间无显著联系(P〉0.05)。  相似文献   
82.
利用80%乙醇溶液沉淀样品中的多糖,再用碱性二阶铜试剂选择性的沉淀具有葡聚糖结构的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进行多糖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方法在10~200u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86,平均回收率为93.2%.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83.
天文学家将“蟹状星云”看成是宇宙中最稳定的高能辐射源之一。一直以来“蟹状星云”的辐射都非常稳定,以至于天文学家将其作为一种标准来测量宇宙其他能量源的辐射。1054年,人类酋‘次对这个6500光年外的超新星爆炸残留进行了观测记载。但不久前科学家们通过两架太空望远镜观测到“蟹状星云”正在猛烈爆发伽马射线,这一发现令科学家们震惊不己。  相似文献   
84.
中华绒螯蟹基因组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近年来中华绒螯蟹基因组研究的进展情况,现已对13种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概念性翻译获得了8种蛋白质(或其亚基)的氨基酸序列,还对中华绒螯蟹的微卫星序列和序列表达标签开展了初步研究,总体上,中华绒螯蟹基因组研究较薄弱,处于起步阶段.今后应加强中华绒螯蟹基因组的广泛深入研究,重点突破一些重要功能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的分析,为中华绒螯蟹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5.
利用组织切片技术,结合外观特征,在光学水平对江苏南通地区第一次排卵后18天内(即卵巢的二次发育)的中华绒螯蟹的卵巢发育进行组织学和细胞学的观察研究.本实验可以观察到卵细胞发育的四个不同时期:初级卵母细胞小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大生长期、成熟期以及退化时期的卵细胞.排卵后的卵巢在营养贫乏的情况下,出现直接退化现象;而在营养丰富的情况下,处于大生长前期的卵细胞则会迅速生长,为二次排卵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86.
合浦珠母贝精子发生过程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报道了透射电镜下合浦珠母贝精子发生过程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描述了精子发生过程中线粒体,中心体(鞭毛),顶体泡和细胞核的演变过程。精子细胞核内染色质以颗粒状形式凝集,精子核呈圆桶状,圆形的顶体泡迁移到顶体部位后变形成为圆锥形顶体。合浦珠母贝精子经过精度原细胞,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最终发育成为成为成熟的精子,成熟的精子由头部(长约2μm),中段(长约0.68μm,宽约1.6μm)和尾部(长约50-60  相似文献   
87.
中华绒螯蟹线粒体COⅡ基因全序列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克隆测序方法,报道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japonica sinensis)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Ⅱ(COⅡ)基因全序列,与已知甲壳动物线粒体同源序列的比较显示,绒裂蟹COⅡ基因的核苷酸组成及其编码的氨基酸组成与软甲类甲壳动物最相近似。其序列组成与密码子使用对A、T核苷酸没有明显的偏倚,对中华绒螯蟹COⅡ全序列及其序列特征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短尾类的系统发生和绒螯蟹属的分子进化提供了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88.
中华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线粒体COI基因片段的序列比较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相应引物PCR扩增了黄河口中华绒螯蟹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基因(COI)片段,PCR产物经T载体连接之后进行了克隆、测序,得到709bp的碱基序列,其A,T,G,C含量分别为34.41%,27.93%,20.03%和17.63%。并比较它与珠江流域中华绒螯蟹COI序列和日本绒螯蟹COI序列的差异,发现黄河口中华绒螯蟹与珠江 流域中华绒螯蟹COI序列完全相同,而与日本绒螯蟹差异非常明显,709或658(不计引物)位点中核苷酸差异数为32,核苷酸差异率为4.51%或4.86%(不计引物),其中25个位点为转换,7个位点为颠换。作者倾向于支持存在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或它们为同一种的两个地理亚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89.
采用经蒜头藻(Monodus subterraneous)强化的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以下简称轮虫)投喂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涵状幼体,并对不同密度轮虫的投喂效果以及蒜头藻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在育苗过程巾的传递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轮虫经72h强化,EPA、DHA含量达到最高值,从0分别提高到7.82%和1.80%.以幼体的变态率和存活率为评判指标。发现在潘状Ⅱ期,轮虫最适投喂密度为20ind/mL;在涵状Ⅲ期,轮虫最适投喂密度为30ind/mL.由强化轮虫喂养得到的z4的EPA、DHA含量分别是12.76%、5.61%,显著高于由未强化轮虫喂养得到的Z4.表明蒜头藻的脂肪酸,特别是EPA、DHA在育苗过程中能通过食物链有效地传递给滏状幼体.  相似文献   
90.
从1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4条特异性条带较多的引物,通过在供试个体中产绒量高的个体和产绒量低的个体反复配对比较试验,获得B8号引物在高原型藏山羊群体内,产绒量高的个体有共有条带为高产个体特有,而产绒量低的个体亦有共有条带为低产个体特有.在产绒量高的个体中,获得了长度为638bp共有序列,产绒量低的个体无此序列.高原型藏山羊与人的同源性为65.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