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6篇
系统科学   182篇
丛书文集   135篇
教育与普及   10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01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29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3年   2篇
  1940年   3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本文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从人口与医疗卫生、婚姻与男女社交、服装、住宅、交通运动与信息、儿童教育等九个方面,对广西田林县各烟屯的情况作了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62.
将规范场和引力场作为两个子流形从构成一个大的流形,利用Chern-Simons链自然地得到规模场反常,各种引力反常以及规范场和引力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反常所作的贡献,其表达形式简洁明了。  相似文献   
63.
串行处理和并行处理之争由来已久。在阐释力上,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串行处理模式以模块论为理论基础,而并行处理模式以连通主义为理论基石。准模块理论认为串行处理主要体现在高层系统(模块系统)上的操作,而并行式处理则体现在底层系统(处于信息封闭系统中的神经网络)上的操作。笔者认为在语言模块内部亦存在串行处理模式,并指出准模块理论前提的不可靠性。  相似文献   
64.
杨军峰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5):174-174,66
探讨了奥苏贝尔认知同化论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一些具体应用和体会。  相似文献   
65.
利用级数展开的方法讨论受到含时微扰时体系的能量和波函数的算法,并考察光学Stark的移动。  相似文献   
66.
本文对中学生考试作弊的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1)作弊与年级的关系;(2)作弊与学习成绩的关系;(3)作弊产生的原因;(4)作弊矫正的方法。研究发现中学生作弊具有时间长、人数广、原因多和矫正难等特点。文章提出要迅速扼制考试作弊,关键在于严格监考。  相似文献   
67.
段庆祥 《松辽学刊》2004,25(4):67-69
我国高师化学教法课程的学科定位一直存在严重偏差,致使学科内容体系支离破碎、机械移植的教育学和教学论条,其间既缺乏相应的化学个性,又鲜有学科独具的理论.鉴此,本文从课程设置宗旨出发,将化学教法课程定位于一般教学论与化学教学实践之间,由此构建了具有严密逻辑性的“三层(原理层、模式层和技能层)教法课程体系”,并提出“试讲指导课型”“绿色试题”等关键性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68.
本文为划界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美国联邦法院审理阿肯色“ 5 90法案”采用的科学划界标准以及鲁斯与劳丹和奎恩之间的争论 ,可以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划界标准的理论探讨与司法运用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以及划界问题与反伪科学之间的密切联系。本文赞同将划界标准看做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 ,而不是去消解划界问题。  相似文献   
69.
虽植根于传统的土壤中,道安的“五失本”抓住了涉及翻译的直译与意译、质直与丽、质与量的矛盾和统一;“三不易”涉及了翻译活动的主体性问题,是系统的、辩证的、先进的中国传统译论。  相似文献   
70.
吴家睿 《科学》2004,56(2):21-23
生命是什么?这也许是一个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在问的问题。在历史上,人们曾经给出过许多不同的回答。但是,不论这些回答的具体内容如何。大都可以被划归两个相互对立的派别,即“还原论”(reductionism)和“活力论”(vitalism)派别。还原论认为。生命的构成与非生命没有本质区别,而且生命的活动同样遵循着基本的物理和化学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