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在1991年颁布实施的<民事诉讼法>适用了十六年后的今天,在我国的民事审判实践中出现了终审不终,再审无限,当事人申请再审无门的现象.当事人不满意,法院也不满意.当事人要求申请再审,对原判决予以改判,而法院则要求维护判决的终局性,两者要求不一,常常发生矛盾,不断出现上访现象.这种矛盾的结果既可能损害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权,进而损害其实体权益;又可能损害判决的权威性,甚至还有可能降低司法的信赖度.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几经审议,终于出台了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审判监督程序进行了细化,不仅有利于当事人申请再审,更好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明示了人民法院审查立案的标准,增强了可操作性,通过司法维护公正,实现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93.
随着刑事庭审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关于司法公正的呼声日渐趋高.司法的正义不仅是实体的正义,关键是通过程序的正义来实现实体的正义.量刑的公正,是现代法治社会对刑事审判工作的基本要求,而专门的量刑程序是确保量刑公正的重要途径.作者从建立与定罪程序相分离,赋予和保障控辩双方对量刑程序的参与权利,完善裁判文书中量刑理由的阐述等方面对专门的量刑程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4.
《科技信息》2007,(34)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主旋律,是符合人类文明要求的伟大工程。在不同地位、不同职位如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尽责尽力,是每个公民、每个单位和群体都应当思考的问题。法官作为定纷止争的裁判者,作为维护正义、保障自由的执法者,最大限度地实现司法公正是其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贡献的重要方式。而司法实践中,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法官呈现整体素质(尤其是专业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因而,笔者在分析了出现该现状的原因之后,提出了从培养法官的崇高法律精神和信念、勇于护法的胆识与使命,到改革和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利用图书馆培养学习和探讨法学理论和审判业务的习惯这三个方面来提高法官专业素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5.
在各国的司法实践中,都面临着如何提高诉讼效率,更好的利用司法资源解决社会纠纷的问题。我国近年来刑事立案数量不断增加,司法资源的增长却相对较缓慢。如何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更高效的处理大量积压案件,笔者认为可以借鉴美国司法实践中的辩诉交易制度。而辩诉交易引入我国司法实践,究竟有没有可行性。笔者欲从我国具体司法实践和法律传统两个角度出发,探寻辩诉交易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
司法伦理是社会对司法工作者在法律适用过程中行为具有应然意义的规定,在法制国家实现的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司法伦理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显得尤为必要,法律适用的现状呼唤着司法伦理,司法伦理是良法实现的重要环节,是社会公正的最后屏障. 相似文献
97.
98.
新桂系时期,在广西省政府致力于改革司法制度的努力下,广西的立法、司法程序、司法专业人员的培养以及司法机构的设置等均取得了较大成效。这为广西司法公正的实现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立法上的缺陷、司法程序公正性不足、司法队伍整体素养水平不高以及司法效率低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司法公正始终没能在新桂系时期的广西得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99.
司法公正是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是民事诉讼的价值追求之一。司法公正由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部分构成,两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民事保全程序是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利、维护司法判决权威具有重要意义,民事保全程序必须满足司法公正的相关要求。从实体公证的角度来看,保全程序不应当规定必须提供担保,而民事保全的担保额应当以被申请人可能遭受的损失的数额来计算。从程序公正的角度来看,应当规定被申请人在某些情况下参与保全程序的权利,并建立保全异议程序。 相似文献
100.
制定法与判例法各有利弊。目前,世界两大法系逐渐靠拢、融合。英美法系国家制定了大量的制定法,大陆法系国家开始重视、发挥判例的作用。对我国是否应该推行判例法制度,理论界进行了十几年的研究、争论,至今仍达不成一致意见。本文从判例法的运作机制及其与制定法价值功能比较的角度,针对我国司法实践、司法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论证了我国进行法律制度创新,推行判例法制度的必要性及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