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4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07篇
系统科学   24篇
丛书文集   129篇
教育与普及   9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258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1.
应用富集培养定向筛选技术,从菊芋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80余株分解菊粉的各类微生物.通过透明圈法初筛及摇瓶复筛,获得产菊粉酶能力最高的霉菌菌株AJ1405,最高酶活可达13·2μmol·min-1,初步鉴定为黑曲霉  相似文献   
22.
银杏病害种类的调查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杏病害在广西各栽培地区普遍发生,经研究鉴定有8种。它们是日灼,茎腐病[Macrophominaphaseli(Maubl)Ashby],根腐病(Fusariumsp.或RhizoctoniasolaniKihn),轮纹病(PestalotiaginkgoHori),黑斑病(AlternariatenuisNess),叶斑病(PhylostictaginkgoBrunand),炭疽病(Coletotrichumsp.),黄化病(病原待定)。这些银杏病害在广西均是首次报道,其中银杏叶斑病菌、银杏轮纹病菌为广西新记录。  相似文献   
23.
从患病罗非鱼的血液、肝脏、脾脏中分离到细菌,经理化鉴定,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动物回归试验阳性,认定该罗非鱼的肠炎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  相似文献   
24.
用层析、紫外可见光谱和降解等方法鉴定玫瑰香葡萄所含的主要两种食用色素为锦葵色素-3-葡萄糖甙和香豆酰锦葵色素-3-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25.
从奶粉中分离到一株同型乳酸发酵杆菌,编号TQ33,主要特点:产生芽孢,生长温度范围(20~63)℃,最适生长温度(45~50)℃,接触酶试验阳性,通气条件下生长良好,厌氧条件下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主要产L(+)乳酸,菌体(G+C)为(32.45)%,生理生化性质特殊,据以上特点,将TQ33菌株鉴定为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coagulans),LD_(50)试验表明,菌体和代谢产物属无毒物质。  相似文献   
26.
通过水解圈法初筛和液体发酵法复筛从土壤中分离出4株降解半纤维素能力较强的细菌,并依据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反应试验等对其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4株菌均为芽孢杆菌,并经液体发酵测定了酶活。  相似文献   
27.
甜叶菊的生药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甜叶菊的生药鉴定提供依据.方法从甜叶菊的原植物形态,生药性状,显微特征包括叶片的横切面、叶表皮装片、粉末装片进行系统观察和鉴别.结果能够为甜叶菊的生药鉴定提供原植物形态特征、性状鉴别特征和显微鉴别特征.结论甜叶菊是一种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药用植物,应从多方面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28.
雪松根腐病病原鉴定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雪松根腐病的病原菌为腐皮镰刀菌(Fusurium solani(Mart,Sacc.),用多菌灵和代森锰锌灌根可有效地控制雪松根腐病,防效达100%。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索在体外分离培养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方法,同时为进一步研究树突状细胞工作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Ficoll、Precoll和Panning法分离和纯化人外周血DC,再加GM-CSF(100μg/mL)和IL-4(10μg/mL)诱生出大量树突状细胞,并进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培养到第3天的DC扫描电镜可见DC伸出的树突状突起,呈毛刺状.培养到第7天的DC扫描电镜可见细胞胞体体积变大.这些毛刺状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呈分叉的树突状胞质突起,某些突起形成薄片状结构,培养后的DC细胞呈S-100蛋白阳性染色.结论: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可以在体外大量培养.  相似文献   
30.
DNA指纹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长有 《松辽学刊》2004,25(2):56-58
DNA指纹技术是分子生物学中的一种新技术.它是从分子水平区别不同种类生物之间以及同种生物之间差异的重要手段.它在法医学鉴定、物种起源进化研究、动植物及微生物DNA指纹资料库的建立、畜牧科学研究、癌症的研究、疾病的诊断、亲子鉴定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本文简要阐述DNA指纹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