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6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4篇
综合类   110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利用模式高分辩率资料,对β中尺度涡旋系统发生和发展的机理进行探讨,发现在湿中性条件下,中尺度气旋得到强烈发展是物理量的中尺度输送和集中及局地区域产生急剧陡峭的上升运动有关。用辐散风动能转换函数诊断分析了暴雨不同时期β中尺度涡旋系统发展的能量来源,得出能量转换与涡散场相互作用的物理图像。这种能量转换增强与涡散场发展相互促进的正反馈过程是系统发展增强的主要因素,同时使得强烈上升运动不致很快消失,是暴雨生命史维持10h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72.
圆柱绕流的离散涡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用面元法模拟了圆柱绕流的势流解,得到了多个圆柱不同配置下的流线图.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分离规则引入点涡,就可以用离散涡方法很好地模拟多圆柱绕流.先后得到了流场的流型、涡量等值线图、速度矢量图和阻力升力系数.结果表明单圆柱和双圆柱后的流场有相当大的差别,后者的流型、速度矢量分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阻力和升力系数也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73.
首先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二维平面尾迹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分析了整个流场的流动特点和近壁处展向大涡结构的形成、发展、脱落和破碎过程.然后定量计算了流场下游不同断面上流向时均速度分布、流向时均湍流强度分布以及流向相均速度的分布情况,并与Yang等最近所做的实验进行了对比分析.数值结果表明大涡模拟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二维平面尾迹流.  相似文献   
74.
采用离散涡方法模拟了两种不同形状哨嘴的喷嘴出口流场旋涡结构和压力分布。模拟结果表明 ,射流在喷嘴出口和哨嘴出口形成的旋涡结构在流场及其他涡元的作用下 ,向下游运动 ,在流场中某个地方形成低压区 ,这有助于诱发空化现象。对两种不同喷嘴的出口流场进行比较发现 ,哨嘴形状对形成的射流流场的旋涡结构有很大影响。因此 ,研究和应用空化射流必须考虑喷嘴出口哨嘴形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纵向涡发生器强化换热的场协同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在流道内安装三角形涡发生器可以产生纵向涡旋。本文以场协同理论为指导讨论了在较低壁温(小于120℃)条件下、Re在800-7000范围内,空气介质在强迫对流的情况下,水平加热片上安装三角形涡发生器的强化换热机制。  相似文献   
76.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高雷诺数下统钝体分离流动的数值计算方法.文中将流场分成邻近物面的内区和稍远离物面的外区两部分.内区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外区用涡法求解,并对内区向外区输运涡量的计算和内外区交界面边界条件的确定作了特殊的处理.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77.
涡团法对二维无粘不可压缩流动是具有吸引力的数值方法.本文应用Delauay三角形,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涡团法.数值结果表明,本文涡团法比传统涡团法有更高的精度,能适应于长时间历程问题.  相似文献   
78.
本文在计算分析了一个西南涡Ekman层流场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该西南涡边界层涡度、散度和垂直速度进行了数值分析,初步得出了西南涡在边界层内的垂直结构及物理量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79.
80.
射流纵向涡强化换热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射流引起的纵向涡对流动和换热性能的影响,采用数值方法模拟了三维矩形通道内有射流从底面进入时的定常、不可压层流对流换热,得到了纵向涡影响下的速度场和温度场以及沿流动方向局部Nusselt数的分布.以场协同原理为指导,分析了射流纵向涡强化换热的原因,并进一步研究了射流角对纵向涡的换热强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纵向涡改善了通道内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协同关系,强化了对流换热; 射流垂直底面入射时,纵向涡的换热强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