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2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史学管理论     
史学管理学是把管理学基本原理引入史学管理,着重研究史学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交叉学科。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研究历史上的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相当于"管理史"之意(有人称其为"历史管理学");二是研究现实中历史学自身的管理现象及其规律,包括史学管理活动、史学管理体制、史学管理机制、史学管理观念四个方面,可具体设定为:史学组织与计划、史学教育与人才培养、史学信息与评论。后一部分应是史学管理学的重心。  相似文献   
152.
从《金瓶梅》研究的历史来看 ,取得的主要成就是作者读解 ,即对作者生平、籍贯及作品与史实的考证。而这些作者读解既没有可靠的材料作依据 ,又对读解《金瓶梅》无大意义。《金瓶梅》文本读解则成就极低。当前 ,《金瓶梅》研究所关注的应当是建立以文本读解为主 ,作者、文本、读者相结合的文本读解体系。摒弃只注重作者的作者读解主义。  相似文献   
153.
再谈中国数学史研究的两次运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的中国数学史研究,在李俨与钱宝琮、吴文俊的倡导下,出现了以“发现”和“复原”为主流特征的两次运动。为了回答对20世纪中国数学史研究存在两次运动的提法的质疑,进一步论述了李钱运动中的“复原”研究与吴运动中倡导的“古证复原”的本质差别。20世纪的中国数学史研究范式的转变,可以看作是科学编史学的一个案例,值得认真的对待。  相似文献   
154.
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通过对易洛魁社会的描述,无论在社会分期上,还是对民族产生,民族和家庭的关系,人类婚姻形式的发展等问题上都为马克思、恩格斯建立原始社会文提供了决定性的材料,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5.
通过为王文采先生整理口述自传,得出一点从事口述史学的体会.主要有:立项应建立在口述者与整理者已有信任关系之上,进入工作之后,真诚交谈,倾听口述,寻找旁证,整理成稿,再经口述者审阅,形成最终文本.  相似文献   
156.
本文介绍了余靖的史学成就 ,以及他对王朝兴衰的思考、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对史官设置的看法 ,和远鬼神、敬人事的进步历史观  相似文献   
157.
专门史学科     
一、学科带头人简介 吴长庚,1949年3月生,江西铅山人,教授。南昌大学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上饶师范学院副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江西省文艺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古代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朱子学刊》主编和常务编委。  相似文献   
158.
以兰克学派为代表的西方传统的“科学”史学主要有四个特征:学科制度化;以国家为分析单位;欧洲中心主义;客观主义。  相似文献   
159.
焦作府城早期商城的考古发现,不仅确认了古献中“雍”城的地望所在,而且也确认了甲骨中“雍”邑的具体方位,从而为商王田猎区地名的确认提供了重要坐标;同时,从考古化、商城年代来看,府城商城乃是夏商化冲突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0.
崔鸿是第一个把十六国时期历史当作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进而把少数民族政治的历史提高到正史地位并为此而倾注了毕业心血的史学家,他所撰著的《十六国春秋》不仅体例完备,是包举各家十六国史书的集大成之作,而且在史学史上开日后元魏史,辽金史,元,清史之先河。《十六国春秋》这部著作的出现是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