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6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分析了有谐波源的电力系统中装设无功功率补偿电容器,谐波电流对电力电容器的影响,确定了谐波电流在电容器支路中放大、分流、谐振和发生并联谐振的条件及对电容器的影响,并通过比较对电容支路的串联电抗的使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枢反应电抗和同步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文选 《贵州科学》1998,16(1):52-58
分析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枢反应电抗、同步电抗、定子漏抗、齿顶互感漏抗和合群漏抗,导出了齿顶互感漏抗和合群漏抗的计算公式,进一步完善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设计参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13.
蒙文川 《广东科技》2009,(22):91-93
为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性和经济性,500kV岩平线岩滩侧需安装一定容量的高抗,需确定与之相匹配的小电抗参数.先采用EMTP/E计算岩平线的正序和零序参数,再采用BPA计算电网稳态潮流,最后使用ATP-DRAW进行过电压计算,以确定小电抗数值.结果表明,所选择的中性点小电抗参数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4.
关于阻抗匹配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输入电路与输出电路之间的功率传输关系而言,当电路实现阻抗匹配时,电路将获得最大的输出率,实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由端部绕组的轴向电流所产生的旋转的环周漏磁场所产生的端漏电抗和由端部绕组的环周电流所产生的轴向漏磁场所产生的端漏电抗,导出了绕组端漏电抗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王宁利 《科技信息》2012,(27):123+166-123,166
在电力系统中,谐波有着非常大的危害,并且日益引起大家的重视。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电容器串联电抗器,如果合理配置,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给出了合理配置的方法,并得到相关的数据,提出了可行的方案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ISP与LSP的定义,然后重点比较了ISP与LSP二者的相同特性和不同之处。通过仿真实验得到了ISP与LSP参数变化规律图,连续语音帧的ISP与LSP轨迹图,以及LPC谱包络与相应的ISFs、LSFs分布规律图等。实验结果表明,ISP与LSP都能够反映声道幅度谱中的共振峰特征,两者共同的顺序特性可使LPC滤波器的稳定性得到保证,且这两种参数的量化特性和内插特性均优于LPC系数,这为两种参数在语音编码及识别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根据谐波要求确定了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CSRT)功率控制级数的基础上,把磁势平衡方程和支路电流方程相结合,得到了关于绕组电流和限流电抗的增广方程,再根据控制绕组顺次短路工作的特点,利用递推算法求出了CSRT的各级限流电抗值.利用多绕组变压器多边形等值电路模型,以MATLAB/PSB为平台,建立了CSRT的仿真模型.仿真算例的结果说明,CSRT不仅能够满足谐波因数指标的要求,而且具有分级平滑调节功率的控制特性和很快的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一种补偿梁式引线二极管寄生参量的方法。采用二极管按最佳的间距安装,用微带线作为调谐元件。这种方法使我们可以用K。波段(26.5—40GHz)的商品二极管工作在W波段(75—110GHz)。文中给出了设计方法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弧焊逆变电源变结构控制规律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CO2电弧焊的仿真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控制系统的动态过程进行了仿真试验。分析了输出回路中不同的直流电感(线性直流电感、可饱和电感、可变电感)对电源输出电流波形的影响,并获取得CO2短路过渡焊最佳的电流波形。仿真试验表明,只有采用可饱和电感和可变电感才能满足短路过渡过程中各阶段动态性能的要求,以达到减少飞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