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72篇 |
免费 | 299篇 |
国内免费 | 189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528篇 |
丛书文集 | 119篇 |
教育与普及 | 18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69篇 |
现状及发展 | 61篇 |
综合类 | 380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83篇 |
2023年 | 137篇 |
2022年 | 172篇 |
2021年 | 217篇 |
2020年 | 168篇 |
2019年 | 118篇 |
2018年 | 52篇 |
2017年 | 69篇 |
2016年 | 102篇 |
2015年 | 127篇 |
2014年 | 251篇 |
2013年 | 255篇 |
2012年 | 225篇 |
2011年 | 248篇 |
2010年 | 232篇 |
2009年 | 322篇 |
2008年 | 284篇 |
2007年 | 271篇 |
2006年 | 204篇 |
2005年 | 164篇 |
2004年 | 165篇 |
2003年 | 154篇 |
2002年 | 147篇 |
2001年 | 132篇 |
2000年 | 116篇 |
1999年 | 76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62篇 |
1996年 | 54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X 射线编码三维成像系统中,减少观察层上的重叠噪声是提高图像信噪比的有效方法。该文描述了一种新的解码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编码图像在频域进行梳状滤波并在空间重建,可以获得较低重叠噪声的观察层图像。理论分析表明: 所获得的观察层图像的重叠噪声残余能量小于1/m (m为编码图像的数量)。实验中对采用相关解码法和频域梳状滤波法所获得的层析图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采用频域梳状滤波法所获得图像的信噪比要高于采用相关解码法所获得图像的信噪比,与理论分析相符。 相似文献
192.
科学计算的可视化技术在计算机辅助工程应用的后置处理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介绍了在微机平台上对空间体数据以投影方式快速绘制技术的研究,就实现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模板及空间体元可见性排序等进行了探讨。研究的成果已应用到铸造的分析计算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3.
根据机器学习的特点,提出并设计了一种能在故障诊断过程中进行参数修正学习、知识扩充,并在诊断结束后能对知识进行归纳的专家系统学习机制。这一系统在可视化工程环境(VEE)平台下实现,能有效地运行,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94.
195.
目的 本研究旨在应用鼠专用射频线圈在 1. 5 T 超导磁共振系统上验证成像效果,评估鼠专用线圈的科研应用价值。 方法 通过对 20 g KM 鼠、200 g SD 鼠及科研疾病模型鼠应用鼠专用射频线圈在 1. 5 T 超导磁共振系统上进行扫描,获得鼠头部、脊柱及腹部的 MRI 图像。 结果 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评价,发现应用鼠专用射频线圈在 1. 5 T 超导磁共振系统上进行扫描可获得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 MRI 图像。 结论 鼠专用射频线圈配合 1. 5 T超导磁共振系统使用,可以很好的服务于科学及临床前研究。 相似文献
196.
分析评价CT和MRI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诊断价值。选择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2018年4月10日~2019年4月10日治疗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47例展开研究,47例患儿均给予CT以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方式的检出结果,确定患儿病情等级,明确出血情况,并分析诊断价值。结果:47例患儿中,4例重度,11例中度,32例轻度,分别实施CT及MRI检查后发现,CT检查发现5例重度,8例中度,28例轻度,MRI检查发现4例重度,10例中度,32例轻度,其中,重度检查以及轻度检查与实际情况一致。CT检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41例,检出率为87.23%,漏检6例,漏检率为12.77%,MRI检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46例,检出率为97.87%,漏检1例,漏检率为2.13%,MRI检查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漏检率低于CT检查,P<0.05。此外,比较两种方式检查47例患儿的出血情况发现,MRI对于基底节区出血、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出血等的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率低于CT检查,P<0.05。CT与MRI检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检出率均较高,但是... 相似文献
197.
根据荧光成像在癌症诊断分析中的机理,选择高效率的光学系统,配合高精度的半数字式对焦技术和智能图像采集融合技术,实现高性能便携式癌细胞荧光成像系统。系统选择多波段的LED光源;采用科学级面阵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探测器,配合散斑抑制二向色镜,降低背景干扰,提高检测灵敏度;采用半数字式对焦技术,实现显微镜高精细的自动对焦;采用FPGA+万兆网的结构,实现图像数据的高速传输。实验表明,基于该系统可制成质量为4 kg、功耗不到20 W的便携式癌细胞荧光成像设备,实现清晰的多谱段癌细胞荧光成像和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98.
研究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归纳国民经济动员研究主题热点,梳理其研究主题的演变过程,总结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对现有研究持续热度最高、年度热度最高及研究热点主题演进趋势进行归纳分析,能看出现有研究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未来可对研究对象进行类型化分析、设置更为具体化精细化研究议题、实现多学科视角交叉融合和推广运用经验研究方法多措并举,进一步深化国民经济动员研究。 相似文献
199.
超表面全息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全息成像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拓展了电磁超表面的应用范围。为进一步梳理超表面全息成像的发展脉络,以技术发展的时间轴为主线,系统地回顾了超表面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受益于超表面技术的全息成像模式的进步。随着技术的进步,超表面全息术逐渐从可见光频段向微波频段发展,从静态重现向动态全息演变,因此,着重介绍了超表面全息术的未来方向——可重构超表面及其动态全息技术,并且从超表面单元高性能创新技术、超表面阵列全息模式以及超表面全息系统研究3个方面对可重构超表面全息术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0.
以CNKI数据库中1994-2018年的中文期刊与学位论文为数据来源,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我国城市绿地健康效应相关研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绿地的健康效应研究获得了各领域广泛关注,相关研究的发文量逐年增长;②城市绿地健康效应有关研究的发文作者间呈现\"局部集中,整体分散\"的特点;③相关研究机构主要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