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31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55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28篇 |
教育与普及 | 385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62篇 |
现状及发展 | 12篇 |
综合类 | 14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43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78篇 |
2013年 | 70篇 |
2012年 | 91篇 |
2011年 | 102篇 |
2010年 | 87篇 |
2009年 | 117篇 |
2008年 | 85篇 |
2007年 | 89篇 |
2006年 | 80篇 |
2005年 | 72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74篇 |
2002年 | 62篇 |
2001年 | 79篇 |
2000年 | 68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52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3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00年以来,罗马被誉为全世界最伟大的帝国之都,因为它的修建运用了天才的工程原理,而它在地质方面也得天独厚。目前,一支由岩洞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准备到罗马市地下的世界去探索一番。他们进入了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巨大隧道迷宫,这些古代洞穴里藏着罗马工程师如何建造这座不朽城市的秘密。一位参与考察的岩洞科学家说:"这些是鹤嘴锄留下的痕迹,这里是罗马人挖隧道的地方,也是罗马人采石的地方。这种石头由火山灰构成,是一种很耐用的材料,很适合用来修建建筑物。这些火山灰来自罗马附近的火山。"罗马位于一条山谷里,紧挨着 相似文献
42.
43.
古生物学是以化石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界及其发展的科学,属于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随着生命科学基因组学与地球系统科学的迅猛发展,古生物学这门古老学科进入了纵深发展的新时代,不断涌现振奋人心的研究进展与新发现。本文回顾了2017年国际古生物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与研究热点,并介绍了中国古生物学界2017年在早期生命、早期后口动物、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古DNA以及演化古生物学等研究方向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4.
塞尔维亚黄土的磁学性质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瑙河流域的塞尔维亚发育着典型的风积黄土-古土壤地层,形成年代至少早于80万年.对塞尔维亚L1~S4黄土古土壤序列进行了系统的磁学参数测量分析,表明塞尔维亚黄土古土壤磁化率性质总体上与中国黄土高原是一致的,即磁化率的变化与成壤强度基本上呈正相关关系.无论是黄土层还是古土壤层,对磁化率起主要贡献的是细粒的超顺磁(SP)颗粒和单畴(SD)颗粒,多畴(MD)颗粒所占比例较小.磁化率在黄土层和古土壤层出现的差异,与成壤作用密切相关.随着成壤作用的增强(从黄土发育至古土壤),细粒的亚铁磁性矿物含量随之增加,样品中强磁性的磁性矿物逐渐增多,磁化率增强.高温热磁曲线研究表明,黄土层样品中对磁化率起主要贡献的是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古土壤层样品则主要为磁铁矿,磁赤铁矿只占有较小的比例,特别是S3和S4古土壤样品,甚至在加热和退热过程中表现出有可逆变化的趋势,表明该剖面S3和S4古土壤层发育期间的成土条件,已经使得磁赤铁矿不再稳定,发生溶解改变,可能暗示了当时更加湿润的成土环境已经超过磁赤铁矿的稳定临界条件. 相似文献
45.
古巴比伦正四棱台体积公式古证复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古巴比伦数学中,正四棱台体积公式的表现形式和现代形式相比十分复杂.奎内斯(Ivor Grattan-Guinness)在解释该公式时,对分割图形的拼合方法不太合理.有鉴于此,基于平面情形与空间情形类比的思想对该公式进行了古证复原,这一方面能加深对古巴比伦几何学思想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正四棱台体积公式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6.
Grenvillian orogeny in the Southern Cathaysia Block: Constraints from U-Pb ages and Lu-Hf isotopes in zircon from metamorphic basement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LiJuan Wang JinHai Yu S.Y. O’Reilly W.L. Griffin Tao Sun ZhenYang Wei ShaoYong Jiang LiangShu Shu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8,53(19):3037-3050
Metamorphic basement rocks in the Cathaysia Block are composed mainly of meta-sediments with different ages. New zircon U-Pb geochronological results from the meta-sedimentary rocks exposed in the Zengcheng and Hezi areas, southern Cathaysia Block, show that they consist dominantly of early Neoproterozoic (1.0-0.9 Ga) materials with minor Paleo- to Mesoproterozoic and late Neoproterozoic (0.8-0.6 Ga) components, suggesting that the detritus mostly come from a Grenvillian orogen. The youngest detrital zircon ages place a constraint on the deposition time of these sediments in Late Neoproterozoic. Zircon Hf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dicate that the Grenvillian zircons were derived from the reworking of Mesoproterozoic arc magmatic rocks and Paleoproterozoic continental crust, implying an arc-continent collisional setting. Single-peak age spectra and the presence of abundant euhedral Grenvillian zircons suggest that the sedimentary provenance is not far away from the sample location. Thus, the Grenvillian orogen probably preexisted along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Cathaysia Block, or very close to the south. Similarity in the ages of Grenvillian orogeny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assembly of Gondwana in South China with India and East Antarctic are discussed, with suggestion that South China was more likely linked with the India-East Antarctica continents in Early Neoproterozoic rather than between western Laurentia and eastern Australia. 相似文献
47.
48.
49.
古植物学研究生活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植物,这些植物以化石标本或者植物遗存的形式保存在沉积地层中。古植物学属于连接地质学和植物学的交叉学科,其名词既具有地学色彩,又具有生物学内涵。本文分析了古植物学名词的构成、来源,以及与相关学科名词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