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88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85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6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200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多样的化石     
自然界的事物是复杂多样的,化石也不例外.以下举例说明. 未烂的死尸 有些化石完全没有经过石化作用,不但其形态和生物体一模一样,而且有机成分也基本上没有改变.最有名的例子是生存于距今20万~1万年的猛犸象.  相似文献   
92.
南方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已实现规模效益开发,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为滇黔北地区潜在的页岩气接替层系.筇竹寺组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的古环境研究,对于筇竹寺组页岩气评层选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A井筇竹寺组有机碳、主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系统测试,结合测井资料,按层段分析A井黑色页岩相关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的变化特征,探讨黑...  相似文献   
93.
在一个新嗜盐菌H.sp.XZ515吧,编码自螺旋C至螺旋G的视黄醛蛋白基因片段已扩增并测定了此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翻译出的氨基酸排列次序与菌紫质蛋白和ar-1,ar-2相应蛋白的相应片段进行了比较,结果说明,在br蛋白中,对于完成质子泵功能和视黄酝酿结合为关键性的氨基酸残基均为保守的。在br蛋白中,M145可能对于视黄醛异构化反应是重要的残基。  相似文献   
94.
史前古地震的逆断层崩积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邓起东  张培震 《科学通报》2000,45(6):650-655
断层崖崩积楔也可用于逆断层古地震研究,但逆断层崩积楔更复杂.逆断层崩积楔体亦成三角形,远离断层崩积楔逐渐尖灭;崩积楔楔体垂边有时完全与逆断层接触,有时下段为逆断层,上段为断层崖崩落后的剥离面;崩积楔近断层处及下部砾石、块石增多,砾径增大.从天山山前活动逆断裂-背斜带中的实例出发,研究了逆断层崩积楔的特征,并讨论了其形成过程及其与逆断层的关系.逆断层断层崖形成后很不稳定,首先垮落的崩积物堆积于断层崖下及崩积楔底部,断层崖上部剥离面和早期崩积物顶面共同形成断层崖崖坡,若后期崩积楔物质完全覆盖早期崩积物和剥离面,则会形成由上部剥离面和下部逆断层共同组成折线状的崩积楔垂边,若断层崖上段剥离而未被后期崩积物覆盖,一直处于继续剥蚀过程之中,则崩积楔的垂边只与逆断层相关.一个逆断层崩积楔代表了一次断层错动或一次古地震事件,但逆断层崩积楔的高度常不能真实反映断层垂直错动的幅度.  相似文献   
95.
衍蜓(aeschnidiids)昆虫稚虫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俊峰 《科学通报》2000,45(2):192-199
首次发现并描述了衍蜒科稚虫化石标本,就其亲缘关系和生态学特征做了推断,国内外曾报道过的这个科的稚虫实际上都不是衍蜓分子,根据稚虫标本所箭蜒科4属5 实际上都是衍蜓科成员,可合并为一个各,并归入Sinaeschnidia cancellasa之中,这个种是“热河生物群”的一个昆虫广布种,出现于晚侏罗世的晚期。  相似文献   
96.
全球扩散     
长期以来,科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并在那里生活了最初几百万年。但是在某个时候,我们的祖先开始走出他们的故乡,标志着全球扩散的开始。然而,确定他们为何与何时离开非洲这已经证明是件困难的事情,因为早期人类化石稀少。不过如今来自格鲁吉亚共和国的两块古代头盖骨提供了第一批走出非洲的人类的最有力证据。根据5月12日《科学(science)》的一  相似文献   
97.
针对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三段致密砂岩储层,通过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及包裹体均一温度、气液比、组分等参数的准确获取,采用PVTx法恢复包裹体古压力,并以包裹体古压力和现今压力为约束,采用盆地模拟法对储层古压力演化史进行模拟,分析古压力演化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须三段储层现今地层压力系数一般为1.05~1.9...  相似文献   
98.
古机械的复原是以一古机械原型为本体,根据古代的机械原理、机械工程、以及工艺技术等,重新建构此一机械.本研究以古中国机械为对象,根据史料成分进行分类,并提出一复原研究程序,有系统地建构古机械原型及古代机械科技和工艺,目的在提供研究机械史学领域的一个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
上奥陶统五峰组观音桥段一直存在着深水和浅水成因的争论。据此本文通过岩心、露头、岩矿测试、有机地化和元素分析等资料,对观音桥段基本的地质特征和沉积古环境进行分析,并与上、下围岩进行对比,探讨其成因模式及页岩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赫南特冰期全球海平面骤降,鄂西地区具有陆源输入量低、上升洋流活跃、滞留程度中等和海洋生产力高的特点,而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在不同地区差异明显,这种差异受海平面变化和沉积前古地貌共同控制,进而影响着观音桥段的岩性展布;在隆后凹陷区,底水氧化还原状态受海平面下降影响相对较弱,以贫氧环境为主,有机质和浮游生物的保存条件较好,岩性以富有机质深水硅质页岩沉积为主,与上、下围岩岩性基本一致,体积压裂可以穿越该段同时对两套富气页岩进行产层改造,为勘探开发有利区域;而在隆起区周缘,海平面下降导致水体变浅明显,底水以富氧环境为主,保存条件变差,岩性以贫有机质的浅水介壳灰岩或泥质灰岩沉积为主,对上、下围岩产生明显的隔断,体积压裂难以穿越该段,产层改造效果差,为次级有利区。  相似文献   
100.
熊中玉  丁林  谢静 《科学通报》2019,64(16):1722-1737
古高度重建为地质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制约条件,而古地温的恢复在古高度重建中至关重要.基于均质(或同相)同位素交换平衡的碳酸盐耦合同位素温度计(Δ_(47)温度计)相比于传统的古温度计具有两个显著的优点:(1)其测量的参数Δ_(47)仅仅与碳酸盐的形成温度相关而不受环境水中δ18O值影响;(2)Δ_(47)的精度能够达到0.010‰,换算到相应的碳酸盐形成温度可优于±2°C.随着碳酸盐耦合同位素温度计的实验方法的发展,实现了利用该温度计精确重建古高度.本文通过总结全球碳酸盐耦合同位素温度计应用于古高度重建中的实例,进一步解析该温度计在区域抬升历史的恢复以及构建动力学模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