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2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382篇
理论与方法论   62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132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安徽当涂新桥镇位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第四纪孢粉丰富。可分成为五个孢粉带: 带一,松—冷杉—云杉—栎孢粉带,为较湿冷气候—晚更新世末期; 带二,松—栎—水龙骨科孢粉带,湿暖、湿润气候—前北方期—北方期; 带三,松—铁杉—枫香孢粉带,为热、湿气候—大西洋期; 带四,分为两个亚孢粉带:(1)松—栎—环纹藻孢粉亚带;(2)松—栎—蒿—藜孢粉亚带,为稍温湿—温干气候—亚北方期; 带五,松—栎—禾本科孢粉带,反映温暖,湿润气候—亚大西洋期。  相似文献   
92.
渤海南岸6000年来的岸线演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93.
石英中E`心的热化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4.
本文根据近年来运用三维空间的构造分析方法研究小构造,尝试通过反映有小构造内容的几种主要构造图的剖析,阐明了在煤矿区研究小构造的具体方法细节与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5.
对苏米尔盆地布阶下、上段生物屑灰岩的野外观察和实验室岩石学、矿物学、沉积学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岩石具潮间带和陆上渗流—潜流带胶结特点,其沉积环境为亚热带—热带中至较低能量港湾式海滩,岩石中陆源碎屑来源于邻近区域沉积岩和较远的阿尔卑斯变质岩。  相似文献   
96.
石英中E’心的热活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α石英的热活化ESR谱,确定了最佳热活化条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热活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7.
四平市山门古洞是一个小型裂隙溶洞,原洞内高度不超过1米,洞口高0.3米左右,现已把洞口拓宽并把洞内淤积红土清出大部,拟建一处喀斯特洞穴旅游景点,但因受溶洞基本特征的影响,其开发利用目的尚未实现.因此,山门古洞的开发利用,要在深入研究溶洞形态特征和旅游要素构成的基础上,运用人工造景方法,把山门古洞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98.
桂南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及广西古特提斯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吴浩若 《科学通报》1994,39(9):809-809
近10年来,随三江地质工作进展,滇西古特提斯的存在已普遍接受.最近,日本学者提出,日本石炭-二叠纪火山岛弧和海岭组合形成于低纬度的原太平洋(Proto-Pacific)海域,三叠纪后才分别北移到现在位置.从而,古特提斯从滇西如何东延及其与原太平洋的关系,成为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本文根据近年对广西南部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及有关地质问题的研究,对此进行初步探讨,并相应地对广西地质提出某些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99.
本文首次列出西藏札达县姜叶玛二叠纪地层,古生物剖面,对该剖面进行了地层划分及时代讨论;建立了上二叠统姜叶玛组和下二叠统西兰塔组;简述了雅鲁藏布江沿线二叠系的分布特点、生物群特征、古地理概况以及地质意义。否定了雅鲁藏布江沿线二叠纪的灰岩块体“由北方远处推来的外来岩块或飞来峰”的说法。  相似文献   
100.
利用磁化率各向异性系统地研究了黄土沉积时的近地面风向。根据兰州、临夏、武都三个典型剖面共计140个风成黄土样品的磁化率各向异性的研究发现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各时代黄土沉积的近地面风向是各不相同的,自早更新世中期到中更新世直至晚更新世,随着时间的推移,古风向都存在着一个明显的逆时针方向的改变。究其原因,这可能与青藏高原的隆起和局地特殊的地形效应以及环流形式的调整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