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0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2 毫秒
41.
班固《汉书.刑法志》参考了《荀子》之《王制》《议兵》《正论》观点。对比可见:班固极力赞赏荀子的刑法思想,在刑法起源、刑法与礼义关系以及是否有象刑这三个方面,班固受到荀子的启发;与荀子完全不同的是,班固还从形而上的角度探讨了刑法的起源;班固对荀子思想的接受,正是汉代礼治与法治并重的社会实践在理论界的反应。  相似文献   
42.
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孔子的为政治国思想主要包括:“礼”、“仁”为其总则和核心;“富民”、“教民”、“足兵”;德主刑辅;格守职责;为政以“正”;举贤任能。对于孔子的为政思想,我们要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和特点,借鉴其中积极的有益成分,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3.
李觏对儒家功利学派的发展有着奠基性的贡献。在李觏所处的时代,奢靡之风盛行,已经对国家安全形成潜在的威胁,为此李觏提出自己的俭奢观:提倡节俭,量入以为出,节用以为本;抑制奢侈之风,尽物之所能;提出抑制奢侈的策略,主张节约分等级、取用有定制。社会环境、底层的生活经历和忧国忧民之心是李觏俭奢观形成因素的三个主要方面。李觏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儒家“礼”的观念,所以其俭奢观是在“礼”规范下的典型功利论思想,并建立在农本主义思想之上,具有极强的时代特征。其俭奢观点对当下的社会治理和社会风气的引导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4.
《考工记》设计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考工记》中保留的先秦大量的手工艺设计思想、工艺规范及完备的生产管理制度进行一定的理论阐释,并探讨其所谓”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工艺美学观仍是现代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45.
浅议我国古代礼法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治”在中国古代传统统治中,起着传统法的重要作用。从其萌芽直至最终鼎盛,礼与当时的制定法始终相形相随,甚而具有超乎制定法之功效。在此对其予以研究,以鉴照于现代法制文明。  相似文献   
46.
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过份热衷于功名利禄.向往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不为精神上的提高,只为满足自己身体官能的需要,以至人性扭曲,人格沦丧。同时,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过份开采自然.大肆掠夺资源,破坏了人与自然以及自然本身的和谐.打破了生态平衡。凡此种种,笔认为提倡老子之哲学精神,提倡其“无为而无不为”和万物一体的思想,乃是时代所迫,当世所急。  相似文献   
47.
周公制礼实际上是一场婚姻制度的变革.<诗经·召南·甘棠>、<行露>两篇(<国风>)反映了召公巡于南国,推行新的婚姻制度的上古情实.  相似文献   
48.
本文通过对“礼”字的形体分析并引用各种史料,论述了礼起源于古代的祭神活动、礼不可能为周公始创。但是,周公确实对礼作了加工改造,以“德”来丰富“礼”的内容,以“德”来解释殷亡、周兴等一系列重大的问题。周公不失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49.
与古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礼"不是处于一个静止的状态,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妻妻"这样理想状况的背后,礼在矛盾冲突中得以施行,有时甚至出现"非礼"的"合礼"现象。礼的矛盾运行,遵循一定的原则。尝试在礼的"大小、先后、内外、时位、轻重"等几个方面,对礼运行的内在轨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0.
北泉议礼的成果《中华民国礼制》最终并没有推行,其原因主要是:首先,《中华民国礼制》没有正式颁布实施,为了征求意见进行修订,刊行的是初稿,自然无法推行实施。其次,当时国民党面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使其无暇顾及礼制的推行。另外,政府礼仪可以按照既有政令的规定进行,民间礼仪有稳定性和传承性的特征,也不一定会按照新规定的礼仪去做。虽然这次制定的礼仪没有得到实施,但是它也为今天的礼仪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我们既要吸取《中华民国礼制》中的优点,同时也要摒除其缺点,现在社会不可无礼,但也不可太繁琐,以免束缚人们的正常生活及创造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