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5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68篇
教育与普及   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48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通过电镜实验、单向拉伸和Mullins循环实验,较系统地研究了芳纶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大变形力学行为. 观测短纤维的细观形态及其在复合材料内的空间分布,分析纤维取向、纤维含量、纤维长度、拉伸速率和环境温度等相关因素对材料强度、刚度和Mullins效应的影响,并对比了不同品牌纤维制品的力学性能. 通过对各相关因素的考量,可作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42.
以1座跨度为(55+4×90+55)m的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软件建立桥梁动力分析模型.选取3条人工地震波作为地震动输入,基于动力非线性分析方法,考虑摩擦效应,分析盆式橡胶支座连续梁桥非固定墩的地震响应和支座的滞回性能,并与未考虑摩擦效应的地震响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非固定墩处的盆式橡胶支座在地震作用下形成了规则、饱满的滞回曲线,形状近似为矩形;相对未考虑盆式橡胶支座摩擦效应的模型,考虑支座滑动后,固定墩墩底顺桥向弯矩、剪力分别降低了25.91%、27.41%,固定墩墩顶顺桥向位移和非固定墩墩梁相对位移分别降低了26.15%、25.59%;对于多跨长联连续梁桥,滑动支座数量多且反力大,若不考虑滑动支座的摩擦耗能,桥梁结构地震响应结果偏大,抗震设计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因为地震的巨大破坏,人们对结构的安全性更加重视。现今隔震技术应运而生并在近些年开始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基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OpenSees对五层隔震RC(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七度罕遇地震波(峰值加速度220gal)作用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研究表明采用隔震框架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相对传统抗震结构抗震结构,各楼层剪力明显减小,随着隔震支座位置的升高,楼层间的剪力减小幅度也随着减小,隔震结构在隔震层上部的减震效果比下部结构明显,隔震层位置处的楼层剪力减小最明显,具有重要工程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4.
基于综合传动装置悬置系统6自由度耦合振动模型,利用灵敏度分析方法,计算悬置系统各阶固有振动频率关于各悬置各方向刚度的灵敏度,确定影响某一方向振动的关键橡胶刚度,为改善系统某一方向的振动提供理论依据.以系统各方向振动解耦率作为目标函数,综合考虑传动轴激励、人体承受振动敏感区域及各向振动耦合状况来确定优化约束条件,进行刚度参数最优化,得到的悬置系统各方向最优刚度值可用于改善悬置系统隔振性能.针对某一传动系统振动恶化的情况,采用刚度灵敏度分析与振动能量解耦综合方法,对悬置系统进行设计.最后利用台架振动试验结果验证悬置系统优化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5.
针对电动车辆驾驶室的低频振动问题,首先建立了底部装有4个隔振器的驾驶室有限元模型,提出采用三个方向的非线性弹簧阻尼单元的方法来等效替代隔振器,并进行约束模态分析.根据模态分析结果,讨论了驾驶室晃动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两种减小驾驶室晃动的隔振器设计改进方法.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液阻型橡胶隔振器进行了设计和静力分析,改善驾驶室的乘坐舒适性,此外通过调整隔振器的安装位置有效地减轻驾驶室的振动,模态分析结果显示振型频率均有所提高,同时第4阶振型变为驾驶室后壁局部振动.最后,利用有限元仿真,对驾驶室隔振系统进行振动分析,结果表明调整隔振器安装位置后的驾驶室减振系统在低频路面位移激励下垂向振幅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46.
马鞍山东环高速改造中上面层采用了粗胶粉AR-AC13橡胶沥青混合料,通过优化配合比设计,加强施工质量控制,AR-AC13路面表现出良好的路用性能,为其它类似工程项目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7.
为了研究海南橡胶的生长态势,分析橡胶的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变化规律,选取海南岛2008—2011年的FY-3A MERSI遥感进行去噪处理,运用风云三号遥感系统和ENVI得到相关数据,将遥感数据结合最大合成法分析橡胶的空间分布特征、年内及年际变化规律,得到海南岛橡胶年生长周期及变化规律.结论表明在2009—2012年四年间海南岛90%以上的橡胶NDVI值均保持在0.6以上,平均值呈现日益增加的趋势,每年2月和8月为极小值和极大值,2—8月为增长趋势,8—10月为下降趋势,10—11月有小幅度的增长,11月至次年2月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8.
为实现容器支座的高效率参数化设计,简述了在SolidWorks环境下参数化设计的方式及其优缺点,介绍了SolidWorks对象结构以及常用函数.以鞍式支座为例,分析了其原始参数和中间参数的复杂性.设计出一种基于VB语言和ACCESS数据库的参数化设计系统,详细介绍了算法流程和核心代码执行过程,最终实现了对容器支座的高效率参数化设计.经实验检验,该设计系统的设计效率比常规设计提高了97.7%.结果表明,该容器支座的参数化设计系统具有精确、高效的优点,而且支持用户建立个性化的产品数据库.  相似文献   
49.
为了合理有效地选择橡胶沥青结合料制备过程中的胶粉掺量、外掺剂掺量及制备工艺参数,对其进行了多项性能的"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分析了剪切时间、剪切温度、胶粉掺量及硫掺量对各项性能变化趋势及影响程度,并确定了各项制备工艺参数及外掺剂的优化组合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胶粉掺量对橡胶沥青结合料各项性能均有显著影响,增加胶粉掺量能有效提高其高温性能,但同时降低其低温性能与弹性恢复能力,其最佳掺量应为20%~25%;剪切时间应在30min以上以保证胶粉充分溶胀,但剪切时间过长会导致橡胶沥青各项性能的显著降低,剪切时间应在30~60min之间;增大硫掺量能抑制橡胶沥青中的脱硫反应,在一定程度提高橡胶沥青高温性能,但过大的硫掺量会造成低温性能的显著下降,橡胶沥青中硫掺量宜小于胶粉掺量的0.6%;橡胶沥青室内制备参数及外掺剂含量存在优化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50.
通过试验研究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0%,30%,50%)、橡胶掺量(0%,5%,10%,15%)及纳米SiO_2掺量(0%,1.5%,3%,5%)对橡胶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取代率及橡胶掺量的增加弱化了水泥基体与骨料之间的黏结,制约着橡胶再生混凝土抗压及抗拉强度的发展,纳米SiO_2的掺入可以显著改善橡胶再生混凝土微观结构,显著提升橡胶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从而证实,掺加纳米SiO_2是改善橡胶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有效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