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3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含有大量羟基的离子液体可以与镍(II)金属配合物发生配位反应,含有二者的溶液具有热致变色性质。这种新型的热致变色体系,只需要普通太阳光的热量就能驱动变色,具有变色灵敏、环境友好等特点。这种热致变色体系在与高分子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形成复合物后,仍然具有优良的热致变色特性,且这种复合物可以由不同的镍(II)金属配合物组成。另外,这种热致变色体系还可以通过引入额外的氯离子,使体系在温度低于0℃以下时有颜色变化响应,体系转变为冷致变色体系。本文介绍几种基于羟烷基咪唑类和基于季铵盐的深共熔溶剂类离子液体,分别与镍(II)金属配合物所组成的热致/冷致变色体系及相关基础研究和复合膜应用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52.
为了提高WO3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采用层接层自组装技术构筑了基于钒钨酸盐多阴离子[P2W17VO62]7-和WO3纳米粒子的电致变色复合膜P2W17V-WO3.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复合膜进行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及价态的表征,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电化学联机的方法对复合膜进行膜增长的监测和电致变色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膜P2W17V-WO3的光反差达到23.93%,着色褪色时间分别为3.03和10.12 s,着色效率为111.23 cm2/C,均优于已报道的WO3薄膜材料,且经过600次循环后该复合膜损失率仅为6.9%,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353.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Ce(NO3)3·6H2O和Ti(OC3H7)4为前驱体制备了不同铈钛比的CeO2-TiO2复合薄膜.对溶胶的黏度和粒度等物理性质进行了测试,运用循环伏安和双电位阶跃等方法分析了CeO2-TiO2复合薄膜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溶胶的黏度和粒度对镀膜效果和薄膜的电化学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n(Ce):n(Ti)-3:4,溶胶老化时间为62 h时,其黏度为4.5×10-3 Pa·s,粒度为250 nm时,在Li+离子注入/脱出过程中,薄膜有较快的电化学响应和较高的电荷容量(4.5mC/cm2),薄膜具有良好的循环可逆性,可在智能窗、锂离子电池等器件中作为离子储存电极.  相似文献   
354.
一种以聚乙烯醇缩聚物为基质,以多芳氨基甲烷类化合物(隐色孔雀绿)为染色物质和卤代物为协同剂制成的辐射变色膜.经电子辐照后其颜色由无色透明变为绿色.辐照后吸收光谱显示其最强吸收峰出现在629 nm附近.研究表明:吸光度响应与电子注量成线性关系,电子能量和分次辐照对其有明显影响,在某注量率范围内吸光度存在辐照后效应,24 h后趋于稳定,且膜厚与响应成正相关性.该体系辐射变色膜可作为电子束的辐照变色薄膜剂量计.  相似文献   
355.
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可逆热色性材料变色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为T=a+bt(-1)。  相似文献   
356.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技术研究了直流磁控反应溅射法制备的氧化镍电致变色薄膜初始态,漂记和着色态的表面和经氩离子枪剥离后的内部组成与化学状态。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57.
358.
359.
介绍了一个以单片计算机和PC机组成的电致变色器件电化学特性测试系统.采用直流溅射的方法制备了Ni(OH)2薄膜,并且进行了循环伏安特性、注入薄膜中电荷总量和时间的关系、光密度变化和注入电荷总量的关系及驱动电流和时间的关系测试.发现随着注入电荷量的增加,开始光透过率的变化呈线性变化,当注入电荷量较大时出现饱和趋势.所测试的结果与传统用分离设备测试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