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36篇 |
免费 | 121篇 |
国内免费 | 14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4篇 |
丛书文集 | 177篇 |
教育与普及 | 12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70篇 |
现状及发展 | 7篇 |
综合类 | 369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1篇 |
2024年 | 54篇 |
2023年 | 72篇 |
2022年 | 95篇 |
2021年 | 82篇 |
2020年 | 96篇 |
2019年 | 64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65篇 |
2015年 | 85篇 |
2014年 | 191篇 |
2013年 | 171篇 |
2012年 | 172篇 |
2011年 | 188篇 |
2010年 | 197篇 |
2009年 | 203篇 |
2008年 | 200篇 |
2007年 | 186篇 |
2006年 | 184篇 |
2005年 | 147篇 |
2004年 | 122篇 |
2003年 | 152篇 |
2002年 | 122篇 |
2001年 | 132篇 |
2000年 | 132篇 |
1999年 | 134篇 |
1998年 | 99篇 |
1997年 | 117篇 |
1996年 | 88篇 |
1995年 | 87篇 |
1994年 | 77篇 |
1993年 | 67篇 |
1992年 | 52篇 |
1991年 | 42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40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目的:探讨碘-131(131I)联合左旋甲状腺素对甲状腺全切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两组.80例DTC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术治疗,术后4周给予(131I),在此基础上A组40例按2.5μg/kg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B组40例... 相似文献
252.
短梗霉多糖在豆制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对短梗霉多糖的大豆蛋白质絮凝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豆浆中加入一的短梗霉多糖后,由于大大减少了传统豆腐制作过程中卤水的用量,所制成的豆制品不仅具有色泽好、强度高、富有弹性、保持大带头的有的风味和芳香不变的特点,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53.
通过紫外线嘧啶复合处理选育到一株高核酸高蛋白酵母,并进行了营子及其它培养条件的选择性试验,确定了优化的培养条件,摇瓶培养核酸14.75%,蛋白质含量达63.67%。1.5L发酵罐发酵试验能很好地重现摇瓶效果及冰箱保存活试验证明该菌株有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254.
为消除发酵生物制氢系统接种污泥中的耗氢菌,加速系统的启动进程并提高产氢效能,以易得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好氧活性污泥为对象.通过间歇发酵试验,探讨了经65℃、80℃、95℃、110℃处理后的污泥的产氢特性.葡萄糖间歇发酵试验证明,在初始pH 7.0、葡萄糖浓度10 000 mg/L、污泥接种量2 g MLVSS/L(Mixed Liquor Volatile Suspended Solids,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等条件下,由热处理后的活性污泥构建的发酵系统,其产氢量均大于未经处理的活性污泥反应系统.其中,经65℃处理过的活性污泥具有更高的发酵产氢性能,在72 h的发酵过程中,其累积产氢量为92.53 mL,活性污泥的比产氢率为8.36 mmolH2/gMLVSS,葡萄糖的氯气转化率达到1.08 mol/mol.处理温度不同,活性污泥发酵葡萄糖的液相末端产物也存在差异,经65℃和80℃处理过的活性污泥,末端发酵产物以丁酸和乙酸为主;经95℃和110℃处理过的活性污泥,则表现为混合酸发酵.活性污泥的热处理,对其中的同型产乙酸菌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56.
综合分析不同来源的红曲制品中红曲霉菌株的多样性,筛选出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优质菌株.以红曲米、红腐乳为材料,通过分离、纯化、筛选构建红曲霉菌株资源库;依据形态表观特征、显微特征和ITS基因序列鉴定红曲霉种类;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析红曲霉代谢产物产量.结果表明:共获得到40株红曲霉菌株,筛选出11株代表性红曲霉菌株,鉴定... 相似文献
257.
自然生境中分布着数量极其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它们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等方面担当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天然微生物种群大多由未培养微生物组成,对于在纯培养条件下详细研究这些生物体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来说,是个巨大的难题.由于自然微生物群落的高度复杂性,在原位进行代谢潜能的鉴别和表征也是困难重重.分子生物... 相似文献
258.
259.
以艾维因肉仔鸡为研究材料 ,通过饲养、代谢试验 ,研究低有效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肉仔鸡胫骨质量及矿物代谢的影响。 10 0只艾维因肉仔鸡随机分为 5组 ,每个组设 4个重复。第 1组喂标准饲粮 ;第 2 ,3,4,5组为低有效磷 (质量分数为 0 .0 0 2 )饲粮 ,分别加植酸酶 0 ,35 0 ,5 0 0 ,65 0FTU kg。饲养试验分两个阶段 :0~ 3周、4~ 6周。试验期为 5周 ,观察各组肉仔鸡的胫骨质量、矿物质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低有效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矿物代谢有一定积极影响 ,以植酸酶最大添加量 65 0FTU kg组的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260.
淫羊藿总黄酮对失神经大鼠血清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淫羊藿总黄酮对失神经支配后骨质疏松的影响,将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NS,假手术)、模型组(MOD,切断坐骨神经和股神经)、低剂量组,(HEF-L,断神经 淫羊藿总黄酮50 mg.kg-1.d-1)和高剂量组(HEF-H,断神经 淫羊藿总黄酮120 mg.kg-1.d-1).经过20d灌胃治疗后,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ALP、E2、T、BGP、PTH及胫骨密度.与NS组比较,MOD组血清PTH和ALP明显升高(p<0.01),T、E2、BGP和骨密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MOD组比较,HEF-L组和HEF-H组血清E2、T、BGP显著增高,PTH明显降低(p<0.05或p<0.01),ALP无显著性差异(p>0.05).淫羊藿总黄酮对失神经大鼠骨质疏松的发生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高剂量比低剂量的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