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5篇
丛书文集   79篇
教育与普及   15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131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研究氨基酸对聚合物手性和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能的影响,利用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一种侧链含有联苯和Boc-D-丙氨酸的聚甲基丙烯酸酯。圆二色光谱(CD)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具有手性,并在四氢呋喃/水混合溶剂中表现出AIE特性。透射电镜结果表明这种聚合物在混合溶剂中形成了聚集体。同时,该聚合物还可以对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响应。该手性AIE聚合物纳米颗粒在生物成像和荧光探针等众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2.
173.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一种黄色荧光粉Ca_8MgLu(PO_4)_7:Dy~(3+),通过X线衍射(XRD)荧光光谱(PLE,PL)和荧光寿命研究Ca_8MgLu(PO_4)_7:Dy~(3+)的发光特性.在350 nm近紫外光激发下,荧光粉呈黄光发射,蓝光发射峰位于480 nm处(由~4F_(9/2)→~6H_(15/2)跃迁产生),黄光发射峰位于572 nm处(由~4F_(9/2)→~6H_(13/2)跃迁产生),以黄光发射为最强.监测572 nm最强发射峰,激发光谱覆盖300 500 nm,主激发峰位于350 nm. Ca_8MgLu(PO_4)_7:Dy~(3+)的热猝灭性能良好:在150℃下的发光强度积分是室温25℃的87. 37%.研究结果表明Ca_8MgLu(PO_4)_7:Dy~(3+)荧光粉材料有潜力应用于发光二极管(LED)中.  相似文献   
174.
ZnO作为制造高效率短波长发光和激光器件的理想材料,在磁学和电学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研究进展,但是在掺杂状态对调控ZnO薄膜的发光行为方面至今鲜有报道。介绍了ZnO薄膜材料的基本结构和特性,综述了ZnO基薄膜的制备技术及其优缺点。此外,借助紫外发光和可见发光这两种发光机制,探讨了Co、Sn单掺及Co、Sn共掺ZnO薄膜的可见光发光特性,同时指出掺杂元素和掺杂量对薄膜能带结构的影响。最后,对ZnO基薄膜材料的应用工作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5.
石墨相氮化碳纳米薄片(g-C3N4NSs)具有优良的电化学发光(ECL)性能和良好的成膜特性.以g-C3N4NSs作为ECL材料,利用其良好的成膜性能将其固定在玻碳电极(GCE)上,再以毒死蜱(CPF)作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作功能单体,通过分子自组装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将该聚合物引入g-C3N4NSs修饰电极,构建了一个MIP-ECL传感器.除去模板分子的传感器能够选择性识别CPF,利用CPF对g-C3N4NSs ECL信号的淬灭作用实现了CPF的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传感器对CPF的线性响应范围是1.0×10-8~1.0×10-4mol·L-1,检出限(LOD)是5.0 nmol·L-1,用于蔬菜中CPF残留量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6.
以含氮类有机配体HL(HL=5-(4-[1,2,4]triazol-4-yl-phenyl)-1H-tetrazole)和金属镉离子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例新颖的配合物[Cd2L2Cl2]·5H2O(1).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Fddd空间群,晶胞参数a=40.800(2)?,b=7.3051(4)?,c=16.0821(9)?,α=β=γ=90°,V=4793.2(4)?3,Z=16.在配合物1的结构中,μ4-L-配体连接六配位的Cd(II)中心构成了三维网络结构,沿b轴方向具有长方形孔道.拓扑分析表明,配合物1具有3,6-连接的拓扑.固体荧光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在室温条件下发射较强的蓝光.  相似文献   
177.
178.
聚苯撑乙烯有机半导体光电过程是当今显示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高性能的发光材料和研制高效率的器件结构,本就聚苯撑乙烯有机半导体光电过程的研究现状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9.
综述了国内外纳米TiO2的研究、应用及其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稀土离子掺杂TiO2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稀土离子掺杂的种类及发光机理。对Fe、Co、Ni、V、Mn、Cr掺杂TiO2磁性体系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细致地分析,探讨了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0.
文章简要介绍了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